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32篇
  38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田间试验,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滴灌施肥灌溉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系统运行方式包括不同灌水和施肥次序组成的3种方案;施肥频率取每周一次,两周一次和四周一次三个水平。在生育期内对番茄的光合速率等参数进行观测,收获后测定番茄的根密度,并统计产量。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频率对番茄的产量影响显著,施肥频率从四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时产量显著增加(P=0.012)。随着施肥次序向后推移,番茄的产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施肥频率和运行方式对番茄各项品质的影响都不显著。施肥频率对根密度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各土层根密度大小的变化,运行方式则对根密度在各土层的分配产生影响。在分析了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基础上,计算整个生育期内的光合累积量,用来分析光合作用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累积量和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P=0.043);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施肥频率取每周一次较为适宜,滴灌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施肥次序应尽量前移。  相似文献   
362.
为了解兰州地区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科学评价免疫质量以及合理制定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本研究应用液相阻断ELISA和O型正向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分别对目前兰州地区使用的4种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兰州地区使用的4种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保护性抗体诱导能力参差不齐,其中以B公司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抗体诱导能力最强,其他3个公司的疫苗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63.
1 犊牛肺炎的成因及防治 1.1 病情分析 对于出生犊牛来说,其免疫力通常都比较差,患上肺炎的概率相对也比较高.犊牛之所以患上肺炎与饲养环境比较差有着密切联系,在犊牛饲养期间养殖户没有结合天气环境的变化而对饲养环境做出应有的调整.  相似文献   
364.
365.
磷酸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ate phosphatase,SPP)是蔗糖合成最后步骤的关键酶,在参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蔗糖代谢转运和籽粒灌浆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在基因组DNA水平上揭示小麦SPP酶基因的结构特征,预测该基因所编码蛋白特性,本研究通过克隆小麦SPP酶全长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结构、理化特性、进化关系、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和二级结构等方面对该基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克隆、测序和拼接,获得小麦磷酸蔗糖磷酸化酶基因(TaSPP2),该基因全长2865 bp,包含8个外显子区和7个内含子区,被定位在小麦D基因组上。TaSPP2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亲缘关系最近。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7.19 kD,等电点为6.04,含有38处磷酸化位点,不含跨膜区,属于非分泌型亲水胞内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45.02%),其次是α-螺旋占和延长链,无β-转角。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验证和解析小麦TaSPP2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6.
冀西北的崇礼区夏季气候冷凉,冬季寒冷,病虫害发生少,当地种植蚕豆基本不用进行化学防治,生产出的蚕豆品质优良,出口创汇逾20 万美元,2011 年“崇礼蚕豆”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相似文献   
367.
本文对在长白山采集的野生乌天麻和绿天麻进行了大棚有性繁殖、林下无性栽培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性繁殖绿天麻的平均产量为6.87 kg·m~(-2),乌天麻为3.62 kg·m~(-2),绿天麻产量是乌天麻的1.90倍;无性栽培绿天麻的平均产量为8.85 kg·m~(-2),乌天麻为4.89 kg·m~(-2),绿天麻产量是乌天麻的1.81倍。绿天麻较乌天麻种子萌发力强、发芽早、分生速度快、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麻外观性状优良。经检测绿天麻中天麻素总量为0.42%,乌天麻为0.38%,综合上述试验,绿天麻各项性状均优于乌天麻。  相似文献   
368.
预糊化对速冻荞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预糊化工艺对荞麦面条品质进行改良研究。荞麦粉由于没有面筋,和面后没有黏性,对其进行预糊化处理可以增加粘性。试验研究了不同加水量、和面温度以及预糊化时间对面条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加水量15%,预糊化时间2.5min,预糊化和面温度45℃时,可制得品质较好的面条。  相似文献   
369.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为提高烤烟品质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烟叶不同田间外观特征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分析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下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外观质量无差异,中部和上部成熟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尚熟和过熟好;上部尚熟、中部尚熟或成熟及下部尚熟烟叶物理性状较好。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钾离子、还原糖、氯离子、总氮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均在较适宜范围,内在质量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上部成熟烟叶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中部成熟烟叶香气质最好,浓度、刺激、杂气、劲头较小;下部尚熟烟叶香气量好,浓度适宜,吃味醇和。【结论】景东地区烟叶下部尚熟及中、上部成熟时采收有利于提高烤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370.
<正>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上为治疗尿毒症患者提供了重要和可靠的手段,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已得到普遍应用,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近年来透析技术逐渐成熟,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造成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心血管并发症、感染、不规律透析、透析不充分、血压过高或过低、严重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营养不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