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507篇
农学   387篇
基础科学   244篇
  300篇
综合类   2799篇
农作物   256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1288篇
园艺   577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个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小抱子发育过程.[方法]对3对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3个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OBY,OBK,OD5)的小孢子败育均发生在单核早期,在开花前完全败育.[结论]不育系绒毡层液泡化早于保持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不育系绒毡层细胞已开始退化,而保持系(BY,BK,D5)绒毡层自然解体,供给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发育空间.  相似文献   
992.
硅钾镁肥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氮、磷固定的条件下,采用农业部推广的硅钾镁“3414”肥料设计进行多点试验,完善平衡配套施肥方案,建立不同品种的硅、钾、镁施用纯量与产量的效应函数模型,以期为寒地增产保优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硅、钾、镁施用纯量与产量的效应函数模型不同;缺硅、缺钾、缺镁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同一地点不同品种对缺素表现出了相同的规律,钾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缺硅,影响最小的是镁;‘空育131’、‘垦粳1号’的处理6(Si2K2Mg2)、处理9(Si2K2Mg1)处理10(Si2K2Mg3)、处理13(Si1K2Mg1)产量都较高。‘空育131’处理13(Si1K2Mg1)产量最高为9173.10 kg/hm2;‘垦粳1号’处理9(Si2K2Mg1)产量最高为9162.45 kg/hm2。因此,要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必须测土并针对品种进行施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置苹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单作与间作栽培处理,通过根箱试验研究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互作导致苹果根系生长发育的正效应和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的负效应;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系对种间互作的响应能力不同,细根比粗根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苹果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提高,而白三叶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则降低;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垂直分布格局影响不明显,但对不同径级根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比例产生了明显影响,苹果粗根和细根均有下移的趋势,细根下移的趋势更明显,而白三叶细根分布有上移的趋势,粗根则无明显变化。总之,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垂直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不同径级根生长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图书馆挖掘已有资源潜力,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信息转移,以期提高农民的文化与信息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丰富农民精神与物质生活,值得探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民吸收知识信息的主要原因,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知识信息转移的变化特点,目前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模式及不足。为更有效做好对大多数农民的知识信息转移服务,笔者选取高校图书馆、农村图书馆、涉农企业、农民作为从高校图书馆发出到农民接收的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主体,探讨构建了两条知识信息转移的新路径模型和构建了4种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模式。[结果/结论]提出了创新高校图书馆体制机制,建设“三农”精准知识资源库与传播系统,提升乡村人员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拓宽知识信息转移渠道,缩小知识信息转移情境差距等对策,以实现高效将知识与信息转移给农民,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995.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天然更新幼苗的大小级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与渐伐更新林的更新幼苗大小级结构均属于稳定型种群,有利于种群的连续更新;而皆伐更新林幼苗大小级结构属于下降型种群,不利于种群的连续更新。3种森林类型的幼苗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等级由强到弱顺序为:原始林>皆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并提出了兴安落叶松合理经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三色堇的育种历史,分类及种质资源,对三色堇开花授粉特性及亲本选育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三色堇常规育种方法及非常规育种方法。以三色堇为母本,角堇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得到一个三色堇与角堇杂交种。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新品种的花径更大,花期更长,更为耐热,是一个适合北京地区的早春盆花新品种。通过航天搭载的方法得到的三色堇育种材料的花色更为丰富。试验结果表明,航天搭载技术可增加三色堇育种材料花色的变异几率。同时,探讨了三色堇F1代种子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肉制品加工的各种原辅材料及加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了可能引起肉制品出水的原因,并从原辅材料的选用及加工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方面,提出了对肉制品出水问题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普通小麦-簇毛麦2V染色体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 及分子标记等技术,从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 异代换系与含有Ph抑制基因的中国春高配对材料(pairing homoeologous inhibitor,Ph1) CO4-13的杂交后代中选了出分别含有簇毛麦2V长臂和短臂的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含有簇毛麦2V短臂的附加系在护颖颖脊上有刚毛,而在含2V长臂的附加系的护颖颖脊上没有刚毛,可将控制护颖颖脊刚毛性状的基因进一步定位在簇毛麦2V染色体的短臂上.筛选出町以追踪2V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wmc25.该分子标记和护颖颖脊刚毛形态标记可用来追踪导入小麦遗传背景中的簇毛麦2V染色体短臂.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3~12月天津口岸进境原木130批次,共23156.2544 m3,其中71%的进境原木流向华北地区.进境原木主要来自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29个国家和地区.进境树种有辐射松、山毛榉、落叶松、红松等45种.针对原木的检疫处理方式,2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2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溴甲烷熏蒸,10个国家采用磷化氢熏蒸,部分国家采用硫酰氟熏蒸和化学农药喷洒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障碍及改善发芽状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是影响无籽西瓜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其发芽率低可能与种胚发育不全、贮藏物质不足、种腔过大、种皮厚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因品种而异;另外,温度、水分不适也会显著地影响发芽.用来改善发芽状况的方法包括破壳、浸种、水引发促萌在运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障碍的研究结果.并比较分析了改善其发芽状况的主要措施,为更进一步改善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状况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