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55篇
  27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REM(Reproductive meristem)基因家族编码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棉花中未见报道.[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和公共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REM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鉴定,并对该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胁迫条件下的表...  相似文献   
32.
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水蜜桃质地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24μL∕L的1-MCP密闭熏蒸24 h,置于(1.0±0.5)℃、相对湿度为85%—90%的冷库中贮藏,可显著降低‘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强度、腐烂率和失重率,抑制果肉组织硬度和果肉紧实度的降低,延缓果实软化;处理果实可保持较高的蔗糖、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含量,苦味和咸味的产生减少,具有较高的甜度和鲜度,综合风味佳。果实甜味与蔗糖、柠檬酸含量及苦味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酸味值和咸味值呈显著负相关;果实酸味与蔗糖、柠檬酸含量及甜味值、苦味值均呈显著负相关;果实苦味与柠檬酸及甜味值、鲜味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酸味值和咸味值呈显著负相关;果实咸味与甜味值、苦味值和鲜味值呈显著负相关;果实鲜味与苦味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酸味值和咸味值呈显著负相关。综上,3.24μL∕L的1-MCP处理可较好地保持低温冷藏和货架期间水蜜桃果实的固有质地和风味,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柠檬酸含量为‘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风味物质评价的关键性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33.
旨在为梅乐葡萄优质生产和精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各生育期、不同组织部位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并依据果实酚类物质所形成的品质指数进行营养诊断分析。利用Topsis分析法,计算果实酚类物质的综合品质指数,即CI值,通过比较不同生育期各组织各矿质元素含量与CI值的相关性,确定营养诊断因子;采用CND法对高优品质指数的果园进行划分,对低优果园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蓬莱产区梅乐葡萄叶片、叶柄与果实各矿质元素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与拮抗关系。转色期果实N、成熟期果实P、转色期果实K、转色期叶片Ca、盛花期花序Mg、转色期果实Fe、盛花期叶片Mn、成熟期果实Zn、盛花期叶柄Cu、转色期叶柄B、盛花期叶片Mo被选为植株营养诊断因子。高优园的品质指数拐点值为0.735 5,其中有7个果园满足此条件,占总体样本的14.58%。依据高优园植株矿质元素含量范围确定营养诊断因子的适宜值分别为:N(8.85~11.81)mg/g、P(1.98~4.26)mg/g、K(14.97~20.70)mg/g、Ca(35.57~68.83)mg/g、Mg(3.69~15.51)mg/g、Fe(70.96~103.26)mg/...  相似文献   
34.
贵州十大名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醚超声提取贵州十大名茶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十大名茶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在各种茶叶的挥发性成分中,醇类及酯物质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5.
上海崇明岛林下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春夏两季崇明岛林下杂草的调查研究,发现林下杂草共有46种,隶属于22个科,其中以菊科杂草种类最多,占30.4%.林地杂草种类随季节的不同发生变化,与春季相比,有19种在夏季调查中未被发现,新出现15种.林下养殖家禽(鸡、鹅)会对杂草的种类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通过在林地内种植一些优质牧草,优化林下草本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36.
苦草对水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沉水植物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如pH值、溶解氧、电导率、总磷等有显著的影响,种有苦草的水中的电导率、总磷均明显低于无植物水体,溶解氧浓度和pH值明显高于无植物水体;另外,种有苦草的水体环境因子总体日变化趋势较明显,而无植物水体的环境因子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的指标pH值、溶解氧的变化可能与苦草的光合作用有关,而总磷和电导率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和影响机理,以及底泥磷释放可能存在的日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农业和化学措施对柑橘树脂病和炭疽病的协同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形态与分子鉴定,上海崇明绿华柑橘基地危害柑橘的2种主要病害柑橘树脂病和炭疽病其病原菌为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2种病原菌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络合物、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等药剂对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85%以上的抑制效果.咪鲜胺、多菌灵、氟硅唑对柑橘树脂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18、0.059、0.057μg/mL,对柑橘炭疽病病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66、0.073、0.266μg/mL.田间试验表明:咪鲜胺、多菌灵分别对柑橘叶片炭疽病、果实沙皮病(树脂病危害果实症状)、枝干树脂病均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一间一的间伐措施可以明显减轻过度密闭柑橘园柑橘枝干树脂病的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明不同产地独蒜兰维生素的累积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1个不同产地独蒜兰样品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PLC法能够有效测定独蒜兰的维生素;样品中VB6和VE的含量较为丰富,分别为115.8~857.2mg/100 g和13.4~185.7mg/100 g;独蒜兰中维生素的含量与其形状及大小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不同产地来源的独蒜兰,其维生素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9.
为有效利用银桂花资源,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分析银桂花不同组织器官、不同时段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银桂花花冠的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42.10%、氧化芳樟醇22.23%、紫罗兰酮15.89%;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26.06%、紫罗兰酮24.09%、β-芳樟醇23.22%、薰衣草醇12.87%、氧化芳樟醇9.40%;花托主要成分为叶醛33.30%、乙酸叶醇酯18.10%、己醛12.87%、β-罗勒烯12.37%。不同采集时间样品中氧化芳樟醇、紫罗兰酮在花冠、花蕊、花托中的相对含量为上午≥下午,β-芳樟醇、薰衣草醇在花冠、花蕊、花托中的含量是下午≥上午。  相似文献   
40.
探究紫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不同溶剂提取物及主要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DPPH·法测定紫雀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物以及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维生素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紫雀花的乙酸乙酯(IC_(50)=0.016 2 mg/m 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045 9 mg/m L)显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水提物其次,石油醚提取物最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正丁醇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芒柄花苷的抗氧化活性微弱。紫雀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而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不是两个提取物清除DPPH·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