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测定蒸腾速率是研究植物耗水抗旱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寻求简易廉价的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灵敏湿度传感器与叶室法结合的测定蒸腾速率的简易装置(简称DMT-D动态测定仪)。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梨枣树蒸腾速率稳态时间为测定时间的第20s到80s。通过光合仪和快速称质量法与DMT-D动态测定仪测定梨枣树蒸腾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初步得到校正方程。通过DMT-D动态测定仪蒸腾速率校正值与光合仪和快速称质量法蒸腾测值对比,验证了校正方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利用DMT-D动态测定仪测定蒸腾速率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对洞庭湖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浮游藻类生物调查,共鉴定出7门72属(种),浮游藻类的密度范围在67.2×104~161.9×104cell·L-1;各典型断面间浮游藻类组成以硅藻和隐藻占优势,藻类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藻类Margalef指数及Shannon-Wienner指数范围分别为3.64~4.03和3.03~3.24,水体水质状况良好。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显示,典型断面藻类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DO和TN是影响洞庭湖典型断面藻类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用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确定保水剂的合理用量,于2008年5月在陕西米脂县进行保水剂不同用量玉米盆栽试验研究.盆栽试验设置了保水剂不同用量(0、30、40、50、60 g)五个处理及保水剂与风干黄绵土配比用量(0、0.05%、0.10%、0.15%、0.20%、0.30%)6个处理,分别研究了保水剂不同用量与土壤水势、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及对土壤持水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高(>18%)时各处理土壤水吸力十分接近,在土壤吸水力相同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提高其土壤含水量也随着提高;保水剂用量越大的处理玉米存活的时间也越长,0.20%和0.30%处理玉米存活时间较对照长3 d;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中保水剂与黄绵土配比0.20%和0.3%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红枣经济林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明确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年龄无灌溉旱作矮化修剪密植枣林的根系分布范围与其土壤水分的空间关系,利用根钻法测定枣林株间不同深度的根系分布、枣树主干就近位置的根系量,并采用土钻取土和中子仪定位测定结合了解不同年龄的枣林10 m深度的土壤水分。结果表明:随着树龄增加,1、3、5、12 a枣树根系最大深度年平均增值在减小,12 a枣林垂直根系达520 cm。枣树株间100 cm处向下的根系深度较浅,枣林的垂直根系最大和最小值之差先增加后减小,12 a枣林垂直根系之差只有180 cm。研究区枣树株间水平根系在枣林3 a时开始交汇,枣树水平根系延伸无法确定,所得到的水平方向根系实际是枣林多株树汇集的根系。枣林垂直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作用显著,但矮化修剪密植枣林株间根系深度差异并没有造成土壤水分因此而波动。随着枣树树龄的增加根系深度和土壤水分干层均增加,0~2 m土层的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幅度也增加,而且根层范围的土壤水分随着树龄增加在降低,但是土壤干层深度稍大于测得的根系深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荧光定量PCR和酶活力测定的方法分析淡化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存活率、体内渗透压及Na~+/K~+-ATPase基因表达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盐度由12‰下降到0‰过程中,虾苗存活率和活力始终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对虾体内渗透压随着水体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渗透压调节关键基因Na~+/K~+-ATPase 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力在水体盐度12‰下降到9‰过程中显著升高,之后随着水体盐度的下降表达量显著降低,最后在6‰下降到0‰过程中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地根系、土壤水分、土壤N、P养分特征,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20 a的柠条林地0~1 000 cm土壤中根系垂直分布、土壤水分、土壤N、P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柠条林地0~1 000 cm土壤水分消耗量大,土壤储水量较旱作农田减少919.84 mm,平均每年较旱作农田耗水增加45.99 mm,为柠条林地深层土壤干化的直接原因;2)柠条林地根系主要集中在0~80 cm土层,该层根系(表面积密度)占0~1 000 cm根系总量的62.4%;3)柠条林地土壤N、P养分分布规律与根系分布规律一致,即表层多深层少,0~200 cm土层内全N含量平均值为0.53 g·kg-1,是0~1 000 cm土壤全N含量平均值1.86倍,全P含量平均值达0.52 g·kg-1,与0~1 000 cm土层全P含量平均值近似。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半干旱黄土区柠条人工林地根系、水分与养分关系及可持续经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部高寒地区,许多池塘因长期淤积使深度变浅,造成生产水平下降,效益下滑。探讨浅水池塘的综合利用问题,对于提高西部高寒地区浅水池塘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3—2004年,我们利用淤积严重的浅水池塘,进行了池塘藕——鱼综合种养殖试验,2003年亩产莲藕1317kg,单株最大重量3.5kg,最小重量1.2kg,鱼类亩产162.5kg;2004年从4月开始到10月30日结束,亩产莲藕1506.3kg,单株最大重量4kg,最小重量2k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黄土高原丘陵区干化土壤修复措施,采用野外试验,布设1000 cm深地下土柱,并在土柱表层进行9种不同覆盖处理(种植刺槐、苜蓿、柠条、枣树、早熟禾和覆盖石子、树枝、地布和白色地膜),以土柱表面完全裸露作为对照,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量0 ~1000 cm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通过2014-2018年连续观测数据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9.
在野外山地设置4种不同土壤含水率水平的定位试验小区,试验枣树采用相同的节水型修剪标准使其保持一致的规格,在自然降水情况下连续2年观测土壤含水率、枣树生长、产量等。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壤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土壤含水率趋向某一个值,该值受年降水量的影响而异,2014平水年该值为(13.83±0.22)%,2015偏旱年为(9.46±0.32)%。初始土壤干化程度不同会显著抑制枣树枣吊生长和果实个数,在相同干化土壤中枣树的生长取决于当年的降水量,但节水型修剪下的产量比常规矮化修剪提高36%~41%,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倍以上。节水型修剪技术有利于提高枣树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修剪与覆盖对黄土丘陵区枣林土壤干层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修剪与覆盖对黄土丘陵区旱作枣林土壤水分的影响,为该区林地土壤干层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5年,以典型黄土丘陵区枣林及农田为研究对象,设计10种试验处理:常规(PI-1)、轻度(PI-2)、中度(PI-3)、重度(PI-4)修剪;林下秸秆、石子覆盖、地膜覆盖、林下裸地;PI-4+塑料膜覆盖;农地。并采用中子水分仪定位监测土壤剖面水分含量,探讨不同处理下的土壤水分状况。【结果】与相似条件下的旱作农地相比,15龄旱作山地枣林土壤干层深度达560 cm,年均耗水量高出农地19.7 mm;不同修剪处理间,枣林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4种修剪处理土壤含水量表现为PI-1PI-2PI-3PI-4;在常规修剪情况下,采取林下秸秆、石子覆盖和地膜覆盖的枣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林下裸地土壤储水量增加31.8~43.1、69.9~71.4和84.0~92.7 mm;地膜覆盖储水量在枣林休眠期达339.45 mm,显著高于石子覆盖和林下秸秆处理(P0.05);PI-4+塑料膜覆盖处理土壤水分与农地土壤水分在枣林生育期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休眠期枣林土壤含水量高于农地。【结论】增加枣树修剪强度可明显减少林地耗水;全年林地覆盖更有利于生育期土壤水分储存并可有效降低林地休眠期土壤水分损失;适度修剪+全年地膜覆盖可有效防治林地土壤干层加重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