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基础科学   81篇
  90篇
综合类   5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风送式喷雾机变速喷雾雾滴沉积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变量喷雾的方法—采用控制风机转速以改变风送式喷雾机喷雾雾滴在果树冠层中的沉积量,并进行了喷雾试验。用示踪剂Rhodamine-B与水混合成0.05%浓度的溶液代替农药进行喷雾试验,改变风机的转速在水蒲桃树上进行变速喷雾,采样区域分别为上部(距离地面(4.00±0.2)m)、中部(距离地面(3.05±0.2)m)、下部(距离地面(2.15±0.2)m),各区域又分别在外层及内层采样。借助于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雾滴在蒲桃树上某一区域的沉积量。结果表明:风机转速在1316~1400r/min范围内变化时,雾滴在蒲桃树上的总沉积量与风机转速成正比;风机转速的改变与喷雾雾滴在蒲桃树上不同层间及冠层内外上的沉积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2.
采集了60个苹果在400~1 100nm范围内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然后使用连续投影算法将光谱变量进行压缩,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苹果糖度的预测模型。实验表明,连续投影算法从400~1 100nm范围提取出25个优选波长参与建模,有效简化了模型结构。BP神经网络模型对苹果糖度的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853,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303 0。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苹果糖度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3.
果树的叶面积指数(LAI)能为精确喷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常规定义从垂直方向检测叶面积指数不满足水平方向精确喷雾的实际需求。采用LAI近红外透射检测系统从水平方向上检测柑橘树的LAI值,进而计算水平方向的叶片总面积,并以应用直接法得到的叶片真实总面积作为标准值衡量误差大小,同时与垂直方向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LAI检测结果的绝对误差的平均绝对值分别为0.45和0.40,相对误差的平均绝对值分别为17.37%和14.91%;叶片总面积的检测结果的误差与在垂直方向上应用LAI红外透射检测系统或WinSCANOPY型冠层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的误差接近;在水平方向上检测LAI和叶片总面积的准确性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4.
针对目前山地林果茶园挖穴作业人工劳动强度大和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行驶动力的山地林果茶园电动自走式挖穴机。该挖穴机能自动完成钻头进给行程与复位行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挖穴机单次作业平均挖穴时间为50.7 s,单次有效挖穴作业能耗为6.38 W·h,施肥穴平均深度为392.5 mm,施肥穴平均直径为303 mm,行走速度为1.237 m/s,能够顺利通过15°斜坡。挖穴作业过程中钻头的进给与回程运动均无需人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保证挖穴操作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5.
采用改进YOLOv4-Tiny模型的柑橘木虱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龙病是一种以柑橘木虱为传播媒介的毁灭性病害,其关键预防措施是在果园现场环境对柑橘木虱识别监测,辅助果农进行早期防治。该研究基于YOLOv4-Tiny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柑橘木虱识别模型。通过改进YOLOv4-Tiny模型的颈部网络,利用浅层网络的细节信息以提高模型识别柑橘木虱的平均精度;采用交叉小批量归一化(Cross mini-Batch Normalization,CmBN)方法代替批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BN)方法,通过累计卷积层的输出,提升统计信息的准确度;针对柑橘木虱易被遮挡的问题,模型训练时使用Mosaic数据增强,提升模型对遮挡目标的识别能力。通过自行建立的柑橘木虱图像数据集完成模型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柑橘木虱平均识别精度为96.16%,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上的推理速度为3.63 ms/帧,模型大小为24.5 MB,实现了果园环境下快速准确地识别柑橘木虱,可为黄龙病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果树施药仿形喷雾关键参数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为了对仿形喷雾参数和雾滴分布质量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室内仿形喷雾试验装置,由变频器控制喷雾电动机的转速以调节喷雾压力,由试验架与果树样本的相对位置调节喷雾距离,由定时器控制电路调节喷雾时间。仿形喷雾试验按照不同的喷雾参数组合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雾滴的整体分布质量采用分布质量系数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条件下,喷雾距离是影响雾滴分布质量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喷雾压力,喷雾时间对分布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喷雾距离超过80 cm时,果树内的沉积量显著减少,在喷雾距离≤50 cm的范围内,增加喷雾  相似文献   
177.
基于GA的果树仿形喷雾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果树施药仿形喷雾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BP神经网络无法避免不稳定性和局部极小的局限性,为此,该文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系数,构建遗传算法和BP的果树仿形喷雾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的计算精度比BP模型要高,其平均相对误差由0.05减为0.019,均方误差由0.005减为0.002。在预测应用中,不仅绝对误差减少,而且合格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80%,较好地解决了单纯神经网络模型的不稳定性,避免局部极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8.
数据融合技术在果树仿形喷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对果树进行仿形喷雾,必须对果树的形态结构参数进行准确检测。该文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检测果树的形态结构参数,并以果树树叶稀密程度为例,研究在图像处理时成像距离对树叶稀密程度检测的影响。为了消除上述影响,根据数据融合系统模型,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树叶稀密程度与成像距离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数据融合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最小值为0.19%,最大值为5.31%,数据融合值可以用于果树仿形喷雾系统的喷雾控制。  相似文献   
179.
柑橘园低功耗滴灌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提高偏远山区柑橘园滴灌的管理效率,降低劳力投入,节约生产成本,利用低功耗设计技术研制了一个以干电池供电的滴灌控制器。控制器主要由ATMega88V单片机、电源电路、人机交互单元、双稳态脉冲电磁阀及其驱动电路组成。以可调数字电源提供0~10 V直流电压,分别在0~0.9 MPa管道水压条件下,测试了控制器的耗电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能驱动电磁阀开关动作的最低工作电压为3 V,电磁阀开关动作的电流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水压条件对电磁阀开关动作电流影响不显著,当电压>5 V时控制器的静态电流为50 μA,当电压从5 V下降至3 V的过程中,静态电流逐渐上升至最大值149.2 μA。采用型号为6LR61的9 V碱性电池作为电源,并使控制器每休眠5 s则驱动电磁阀开或关动作一次,以测试控制器连续工作于大负载下时的电池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表明,电池可工作364 h,共驱动电磁阀开关动作272 160次。根据试验结果估算出,一节额定容量为2 500?mA·h的9 V电池可使控制器工作5 a以上。该控制器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于中小面积柑橘园的滴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80.
基于高光谱的柑橘叶片氮素含量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快捷、准确、无损地检测柑橘叶片氮(N)素含量,对柑橘树N肥施用的精准动态管理有重大现实意义。以117株园栽罗岗橙为试验研究对象,在不同生长期用ASD公司的FieldSpec3采集柑橘树健康叶片的高光谱反射值,以高光谱反射数据或其变换形式作为柑橘树样本多元矢量描述;用凯氏定氮法同期检测出柑橘树叶的真实N素含量值;在用PCA对高维光谱矢量降维的基础上,利用支持矢量回归算法(SVR)建立高光谱多元表达和N素含量间的映射关系,以实现任意柑橘树N素含量的预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测试集上预测值和真实值间的平方决定系数R2为0.9730,平均相对误差为0.9033%,均方误差MSE为0.090343,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柑橘树N素含量的无损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