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1篇
  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联合收获机同轴差速轴流脱粒滚筒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联合收获机同轴差速脱粒滚筒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用Matlab离散余弦傅氏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单速和差速脱粒情况下不同脱出物轴向分布的数学模型及其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差速脱粒的籽粒总破碎率为0.67%,杂余产生量为脱出物总量的8.63%,末脱净与夹带损失率为0.76%,分别比单速脱粒下降40.9%、29.5%和32.15%,脱粒的质量优于单速脱粒。同轴差速脱粒装置集高、低转速对脱粒性能的有利作用于一体,使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性能指标同时下降并分别达到优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微波干制南瓜片干燥规律及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进行了微波干燥南瓜片干燥脱水与耗电试验,获得微波干燥南瓜片失水特性及耗电特性,并建立了微波干燥南瓜片干燥模型;进行了4因素4指标的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得出各指标(外观质量、复水系数、单位时间降水率及单位耗电量)的回归方程,采用了非线性规划对各指标进行目标优化,得出各目标函数的发射功率、切片厚度、前期时间、缓苏时间的最优组合,并对4因素对4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分析、参数综合优化,提出了参数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前置上切削旋转开沟机具运动学、动力学的分析和计算,以及对前置上切削旋转开沟功耗的分析,解决了小功率管理机挖深沟的问题;通过试验和生产考核,证明了该套机具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GN81B型手扶拖拉机的基本参数确定与分析,进行了额定牵引力、扭矩、速度、牵引力和动力输出轴转速等验算;并对GN81B型手扶拖拉机离合器、传动轴进行设计计算以及轴承寿命进行计算和分析说明。经设计计算证明,干式双摩擦片手操纵常接合式离合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抛秧苗盘式育秧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水稻抛秧苗盘式育秧精量播种机,通过试验分析,说明了各因素对播种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以排种轮转速、受种盘输送速度及排种轮投种高度为影响3因子,以播种均匀度合格率为指标,建立了播种均匀度的回归数学模型;以播种均匀度合格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了目标优化,得出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水稻精播机设计提供了试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茶鲜叶采摘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以及采摘完整率,降低采茶机系统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本研究提出了机采茶蓬面割刀自动仿形方法和分布式快速控制原型机低成本开发方法,研制了仿形采茶样机,并开展室内和田间试验.仿形采茶机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感知往复式割刀与茶树蓬面间的距离信息,通过丝杆实现仿形传动;利用Hampel滤波和低通滤...  相似文献   
17.
小型全喂入双滚筒轴流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小型全喂入双滚筒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能力与夹带损失,进行整机总结设计并自行设计了双滚筒轴流脱粒装置,分析了结构参数选取,并与同型收获机的单滚筒轴流脱粒装置进行对比试验,测定了两装置的未脱净率与夹带损失率。结果表明:单滚筒未脱净率为0.18%,双滚筒未脱净率接近0;双滚筒夹带损失率平均值0.45%,比单滚筒夹带损失率平均值0.74%降低了39%,新开发的小型全喂入双滚筒联合收获机能有效地解决脱不净与夹带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原则,以4LZ-2.5型纵轴流联收机为例,对中小型纵轴流联收机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与选择。同时,给出了割幅、作业速度、生产率和功率等计算与验算方法,为同类产品主要参数的确定与验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波干燥胡萝卜片工艺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胡萝卜片微波干燥功率与切片厚度失水特性试验,获得胡萝卜片微波干燥失水特性;进行了3因子(发射功率、切片厚度、缓苏时间)4指标(品质质量、复水比、单位时间降水率与单位耗电量)的二次正变回归试验,得出各指标的回归方程,并对3因子对4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分析,以获取因子对指标最优化;采用了非线性规划对各指标进行目标优化,得出各目标函数的发射功率、切片厚度、缓苏时间的最优组合;通过固定在综合优化点上,进行降维处理后,分析说明各因子与品质质量、复水比、单位时间降水率与单位能耗量之间的关系,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正在进行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发。为此,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割台、输送喂入装置、脱粒装置、清选装置和橡胶履带行走装置方面的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结合我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实用价值,为我国新一代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研制提供了借鉴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