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68篇
  36篇
综合类   50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29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针对稻草微贮饲料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低、难以进行成功微贮等难题,研究在稻草微贮过程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甘蔗糖蜜、大豆糖蜜以提高稻草发酵品质的技术。分别设置在稻草原料中添加5×10~5 CFU/g乳酸菌的基础上添加1.5%、3.0%甘蔗糖蜜,以及1.5%、3.0%、5.0%大豆糖蜜处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糖蜜均显著提高了微贮稻草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了微贮稻草的粗纤维含量,并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随着糖蜜添加量的增加,氨态氮/总氮的比值有增加的趋势;添加糖蜜处理对微贮稻草中的霉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比较,糖蜜在稻草微贮过程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5%甘蔗糖蜜或1.5%~3.0%大豆糖蜜。  相似文献   
962.
为了深度开发双黄连可溶性粉(金银花、连翘、黄芩,1:1:2),并为家禽、家畜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生产的双黄连可溶性粉及其醇沉物(多糖组分)、滤液(黄酮组分)作为研究材料,以哺乳动物牦牛源轮状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牦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结合平板二倍稀释法,探讨其体外抗菌活性;以牦牛MA-104细胞株、鸡胚成纤维细胞株UMNSAH/DF-1为宿主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和细胞病变(CPE)检测法,探讨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双黄连可溶性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牦牛源大肠杆菌、牦牛源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质控菌株)的抑菌效果优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牦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质控菌株)的抑菌效果,从双黄连可溶性粉中分离的黄酮组分可能是双黄连可溶性粉抑菌的主要成分,而多糖组分则无抑菌活性;黄酮组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双黄连可溶性粉及其黄酮组分和多糖组分对鸡胚胎成纤维细胞UMNSAH/DF-1的最小无毒浓度(TC0)分别为:2.58、1.17和1.56 μg/mL,对牦牛细胞MA-104的TC0分别为:1.290、0.585和0.780 μg/mL,对牦牛轮状病毒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双黄连可溶性粉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效果优于黄酮和多糖组分。研究结果为双黄连可溶性粉深度开发和对畜禽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3.
为了促进毕节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总结了毕节市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又从政策、气候、生态平台、文化品牌等方面分析了毕节市发展蔬菜产业的潜在优势,指出"农村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农业基础条件依然薄弱、蔬菜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等限制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如加强标准化基地、技术体系、加工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964.
介绍了川杂棉76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65.
本研究选取吉林市近郊稻草堆肥及长白山原始森林土样,以稻草秸秆粉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利用愈创木酚为底物进行初筛,最终筛选得到了1株降解特性较强菌株JNKJ5;进一步经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  相似文献   
966.
送给未来     
<正>在参加全国苹果大数据高峰论坛间隙,提笔做本期的刊首语,寄望10年农业的发展。受会议影响,以下行文的角度自然不同(按:苹果大数据是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做的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体系,虽刚刚开始,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未来十年,中国农业会是怎样的发展?常规地看仍是由传统向现代的坚实迈进,靠的是改革四十年解放生产力释放的强大动能的惯性,大至一二三产业融合、供  相似文献   
967.
旨在探究调控藏羊皮肤内立毛肌发生的分子机制,挖掘影响立毛肌发生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采集了30个75~110日龄健康情况良好的藏羊胚胎,收集背部皮肤组织,制作石蜡组织切片,利用HE染色观察背部皮肤内不同日龄立毛肌的形态学变化特征,推测出立毛肌发生的关键时期为胚龄75~85天(E75~E85);分别挑选胚龄大约在75和85天各3个背部皮肤组织样品,分样品提取RNA,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过滤、比对,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富集分析、蛋白网络互作和RT-qPCR验证,挖掘调控立毛肌早期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测序结果共得到1 15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P<0.05),其中900个基因上调,259个基因下调。随机选择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到与立毛肌发育相关的5个生物学过程条目和5个信号通路共47个非冗余基因(如BAMBI、TNNI3、HOXA9等)。本研究表明,藏羊立毛肌开始发育的关键时期约为E75~E85天,该时期内SPP1、BAMBI、TNNI3、HOXA9、SOX15可能为影响藏羊立毛肌发生的关键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68.
近年来,猪病发生的原因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而且,往往会出现混合感染。本文笔者根据相关经验和数据,对猪病混合感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69.
为降低冬季低温冷害对小麦的不利影响,于2015—2016年,采用田间试验,调查了对照(低温灾害频发地区农户的栽培措施)、预防、补救3个处理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紧实度和呼吸速率、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结果显示,预防和补救处理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小麦穗数和籽粒产量,穗数增幅分别为129.27%和96.98%,产量增幅分别为266.56%和130.58%。预防处理小麦穗数和籽粒产量分别较补救处理显著提高16.39%和58.97%。拔节期和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以及后期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预防处理补救处理对照。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预防处理对照补救处理,预防处理较对照显著增加11.71%。说明预防处理、补救处理均有一定减灾效果,且预防处理效果优于补救处理。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