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7篇
  20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浅谈产蛋鸡的饲养方式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为扩大养鸡规模,向市场提供量多质好的鲜蛋,必须在保证蛋鸡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确定合适的饲养方式,从而发挥产蛋鸡的最大生产效能,提高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平面饲养和立体饲养两种。1平面饲养平面饲养包括垫...  相似文献   
22.
土壤外源铜形态的动态变化:5年定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铜污染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还与其在土壤中的形态有关。选用未受污染的粘质壤土,设置对照(32mg·kg-1)、200、400mg·kg-1铜处理模拟土壤铜污染,进行持续5年(2006—2010年)的稻/麦轮作土培试验。参照Tessier的方法测定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中不同形态铜含量,研究耕作层土壤中各种形态铜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清洁土壤中总铜以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铜含量变化均很小,铜处理使上述参数均大幅增加。(2)污染土壤各形态铜含量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其中可交换态浓度持续下降最为显著,5年分别累计下降66%(200mg·kg-1)、67%(400mg·kg-1)。(3)土壤处于旱作条件有利于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铜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淹水条件下转化方向相反。(4)铜处理改变了土壤中铜元素的形态分布,清洁土壤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平均占57%),污染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合计平均占58%)。本研究表明,外源铜进入土壤后,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交换态浓度持续大幅降低,其他形态则因不同年度和不同耕作方式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3.
一种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系统结构与控制精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制新建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该平台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通过监测系统实时探知温度、湿度、光照、压力以及目标气体浓度的变化,利用温度、湿度调控系统和布气系统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动态模拟,使气室内的气象因子与室外基本一致,并使气体浓度达预定目标要求.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高浓度臭氧([O3])、高浓度二氧化碳([CO2])和高浓度O3和CO2([O3×CO2])5个处理,其中室内对照实时模拟室外环境,[O3]处理为Ambient的1.6倍,[CO2]处理比Ambient高200 ppm.2011年水稻生长季气室运行结果表明,[CO2]和[O3]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占总布气时间的比例分别达95%和80%以上,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均占总运行时间的95%以上,平台光照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75%以上.整个布气期间,CO2和O3浓度平均控制目标完成比(target achievement ratios,TAR)分别为1.01和1.00,温度、湿度、光照和大气压TAR分别达1.01、0.99、0.96和1.00.稳态熏蒸测试结果表明,气室内O3、CO2、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匀,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24.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银杏大蚕蛾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各药剂对银杏大蚕蛾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7.32%。  相似文献   
25.
对滨海县湿地资源及其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县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生态特征,建立了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结合该县湿地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利用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初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资源2013年与2018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得出湿地公园经过5 a的建设管理,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资源种类基本稳定不变,野生鸟类资源变化较大,对野生动物资源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大气二氧化碳 (CO2) 浓度增高对杂交水稻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动态影响,利用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研究高CO2浓度对大田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动态影响及其种间差异。以高产杂交组合甬优2640和Y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环境CO2和高CO2浓度2个水平,测定2个品种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2个品种平均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移栽后30、59、76、91和108 d分别增加25%、16%、25%、18%和8%,除移栽后108 d外,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甬优2640移栽后76和91 d叶片Pn对CO2的响应明显大于Y两优2号。除灌浆末期外,CO2浓度升高使2个品种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且Y两优2号的降幅多大于甬优2640。CO2熏蒸下叶片气孔部分关闭,但叶片胞间与周围空气中CO2浓度之比无显著变化,甚至明显增加。大气CO2浓度升高使2个品种灌浆末期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均下降4%,但对其他各期均无显著影响;除灌浆末期外,CO2浓度升高使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均显著增加。两杂交组合叶片光合参数对高CO2浓度的动态响应多存在种间差异,但荧光参数的响应品种间差异较小。本研究结果为增强气候假定情景下水稻响应的预测能力并制订应对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为耐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臭氧浓度为10 nL/L)和臭氧浓度增高臭氧浓度为(100 nL/L)处理,研究臭氧胁迫对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最终生长量响应的关系。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最终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B和C三类不同敏感型水稻。【结果】与对照相比,臭氧胁迫使A、B和C类水稻成熟期地上部干质量平均分别下降19%、39%和52%,B和C类达极显著水平。臭氧胁迫使A类水稻成熟期叶片干质量略增,但使B类(–11%)、C类水稻(–25%)极显著下降。臭氧胁迫下A、B和C类水稻的茎秆和稻穗干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其中茎秆干质量分别下降26%、41%和57%,稻穗干质量分别下降34%、59%和62%。臭氧胁迫使叶片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大幅增加(+46%),而茎秆(–8%)和稻穗(–24%)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极显著下降。臭氧处理与水稻类型对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表现为A类水稻对臭氧的响应明显小于其他两类水稻。【结论】100 nL/L臭氧浓度严重影响水稻器官建成,减少光合产物向茎秆和稻穗的分配比例,但使叶片干质量比例大幅增加,臭氧熏蒸还导致茎秆机械强度明显下降。这些变化敏感水稻总体上较钝感类型水稻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9.
从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对精品化园林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注重细节管理、提高园林管理水平、提升精品化意识等园林精品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0.
以四川省9个采集地的野生百合为材料,测定百合鳞茎、茎秆、叶片和花的多酚、总黄酮、总黄烷醇、花色苷含量,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活性评价野生百合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百合鳞茎、茎秆、花和叶片中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3.64、5.96、11.40、13.47 mg/g,各器官间差异显著(P<0.05);叶片的抗氧化活性最强,鳞茎最弱,器官间差异显著(P<0.05);多酚类物质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力、铜离子还原能力、金属螯合能力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57~0.99。雅安市泸定县兴隆乡宝兴百合叶片(综合隶属值排序第1)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鳞茎的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