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28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春季、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优势种季节变化及生态类群。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08种(含未定种),浮游幼体14类,隶属于7门15大类,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共47种,占总种数的43.52%,水母类共19种,占总种数的17.59%。浮游动物种类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种类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各季节浮游动物种类数目与纬度呈负相关。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冬季最低,平均生物量夏季最高,平均丰度春季最高。根据浮游动物对水文环境条件耐受性和生活海区的差异性将浮游动物群落分为6个生态类群:近岸低盐种、广温广盐种、高温高盐种、近岸暖温种、暖水种和大洋广布种。其中东海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近岸低盐种和广温广盐种占绝对优势,夏季暖水性种群所占比例高;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暖水性种群在春、夏、冬三季中均占主导地位;东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暖水性种群占绝对优势,但夏季高温高盐种、大洋广布种优势明显。各季节中华哲水蚤均为优势种,但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较明显,其中春、夏两季优势种更替率为90.9%,夏、秋两季为50%。  相似文献   
102.
苯并[a]芘、菲在缢蛏体内的生物富集与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沈新强  李超  王云龙  蒋玫  许高鹏 《水产学报》2015,39(7):998-1004
为了研究苯并[a]芘(Bap)、菲PHE在缢蛏体内的富集及释放过程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双箱动力学模型对富集(15 d)与释放(9 d)过程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缢蛏对BaP、PHE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BaP含量CAmax、生物学半衰期B1/2。结果显示,缢蛏对BaP的富集能力高于PHE,BaP增加幅度分别为0.45 ng/(kg·d)(40 μg/L实验组)、0.33 ng/(kg·d)(20 μg/L实验组)、0.23 ng/(kg·d)(10 μg/L实验组);PHE增加幅度分别为0.33 ng/(kg·d)(30 μg/L实验组)、0.25 ng/(kg·d)(20 μg/L实验组)、0.18 ng/(kg·d)(10 μg/L实验组)。BaP、PHE的富集、清水释放均为前期迅速,后期缓慢。缢蛏对BaP、PHE的k1范围分别为0.39~0.52,0.30~0.43,平均值分别为0.44和0.36,均随BaP、PHE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k2范围分别为0.001 6~0.001 7,0.002 8~0.003 3,平均值分别为0.001 6和0.003 0,无明显的变化趋势;BCF范围分别为243.96~306.28,105.73~130.85,平均值分别为268.18和118.57,均随BaP、PHE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CAmax范围分别为3 062.76~9 758.25 μg/kg,1 308.54~3 171.84 μg/kg,平均值分别为5 969.08和2 287.71 μg/kg;B1/2范围分别为407.73~433.22 d,210.68~248.06 d,平均值分别为421.20和232.04 d,均随BaP、PHE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3.
制备人红细胞非凝集型单克隆抗体,形成双功能抗体试剂,用于临床诊断。用人O型红细胞膜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制备非凝集型单克隆抗体,通过化学偶联法将非凝集性单克隆抗体和乙肝表面抗体的F(ab′)2片段偶联,制备出双功能抗体,用直接凝集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获得5株分泌非凝集型杂交瘤细胞,利用戊二醛一步法制备出双功能抗体,形成全血凝集检测试剂,并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04.
王云龙  沈华杰  王宪  邱坚 《广西林业科学》2019,48(2):266-268,272
以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其宏观及微观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重阳木心材深红褐色,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5细胞),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木纤维平均长878.51μm,长度略短,含树胶;薄壁细胞量极少,傍管状,含树胶,具分室含晶细胞;木射线非叠生,少数单列,多数为2~5细胞多列射线,射线组织异形Ⅱ型及Ⅲ型,含深色树胶;导管-射线间纹孔式大圆形及横向刻痕状。  相似文献   
105.
传统的沼液农田灌溉模式只能在养殖场周边农田进行推广应用,且存在抗生素、重金属等对水体和农田的污染风险。在传统沼液利用方式基础上,建立了2个沼液生态循环利用的新模式,分别在稻区和茶园进行应用,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实现肥液自动供给的控制精度,设计了以P89C51为核心的肥液在线监测供给系统,通过对肥液酸度和电导率的测量,实现了供液系统的浓度在线自动监测和控制,使肥液灌溉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该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以及运行可靠等特点,更有利于向水基质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李磊  蒋玫  王云龙 《海洋渔业》2019,41(3):346-35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noctyl phthalate,DOP)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有机化合物,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为了研究DBP和DOP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受精卵及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开展大黄鱼幼鱼在DBP和DOP中的暴露实验。结果显示,随着DBP和DOP浓度的升高,大黄鱼受精卵孵化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死亡率、畸形率则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DBP和DOP暴露对大黄鱼初孵仔鱼均产生一定的致死效应,DBP和DOP对大黄鱼仔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3 mg·L^-1 和6.57 mg·L^-1 。结果表明,DBP和DOP对大黄鱼鱼卵及初孵仔鱼均具有高毒毒性。DBP和DOP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8.
109.
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聚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测度进行了分析。本文选择优势度Y≥0.1的桡足类为本水域优势种,丰水期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枯水期有: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tenellus)、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运用聚集强度指标,通过对这些优势种在长江口锋区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聚集强度丰水期高于枯水期;河口半咸  相似文献   
110.
根据2001年、2003年~2006年8月对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对该区域叶绿素a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区域叶绿素a平均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大值为2001年的2.61 mg/m3,最小值为2004年的1.27 mg/m3;港区、航道区变化趋势与全区相一致,大桥区略有不同,2003年至2005年叶绿素a浓度呈下降趋势,2006年出现回升;同一区域,表层叶绿素a浓度变化幅度小于底层;受工程施工的影响,底层下降快且恢复缓慢;2001年底层叶绿素a浓度高于表层,而2003~2006年则是表层浓度较高;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与网采浮游植物丰度变化相一致,但其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