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49篇
  25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究不同拉枝处理对葡萄冬芽成花过程中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ummer Black’)为试材,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不同拉枝处理对‘夏黑’葡萄长、中、短枝上的冬芽成花过程中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VvFT)、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 1(VvSOC1)、Vitis vinifera LEAFY(VvLFY)、Vitis vinifera APETALA2(Vv AP2)和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C(VvFLC)5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拉枝处理间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经平拉处理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同一拉枝处理中,长、中、短枝间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且中、短枝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长枝。[结论]拉枝处理对促进‘夏黑’葡萄成花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72.
原位钝化是镉污染稻田土壤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钝化剂的选择对修复效果十分关键。通过3个田间试验和示范区对比调查研究了施用石灰石及主要调理剂对稻田土壤镉的钝化效应,并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足量石灰石(≥3.75 t/hm~2,试验Ⅰ)、钙镁磷肥(3.75 t/hm~2,试验III)和生物质炭(9.00 t/hm~2,试验II;7.50 t/hm~2,试验III)、石灰(3.00 t/hm~2,试验III)碱性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Cd提取率(P0.05);施用硅藻土(8.25 t/hm~2)和羟基磷灰石(3.75 t/hm~2)也能降低土壤Cd提取率。其中施用石灰石11.25 t/hm~2能使Cd提取率降低21个百分点;施用硅藻土8.25 t/hm~2(试验Ⅱ)、生物质炭9.00 t/hm~2(试验Ⅱ)可以显著降低土壤Cd提取率(P0.05),分别降低10,19个百分点。试验Ⅲ中与对照相比,施用石灰3.00 t/hm~2、钙镁磷肥3.75 t/hm~2、生物质炭7.50 t/hm~2处理的土壤pH显著提高(P0.05),石灰、钙镁磷肥、生物质炭、羟基磷灰石3.75 t/hm~2处理的土壤Cd提取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发现,石灰处理土壤pH显著高于钙镁磷肥、生物质炭、羟基磷灰石3个处理,而土壤Cd提取率则显著小于后三者。对比调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d提取率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得出,可将不同调理剂对土壤镉的钝化效应分为5类,钝化效应较大的为石灰6.00,9.00 t/hm~2和GSA-4 6.00,9.00 t/hm~2,可优先用于实际的钝化修复,而钝化效应不显著的有海泡石4.50 t/hm~2、沸石4.50 t/hm~2、腐殖质4.50 t/hm~2和羟基磷灰3.00 t/hm~2,则不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73.
肥料用量、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直接影响土壤供氮强度和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减量施用氮、磷肥,增加钾肥投入时土壤水溶性氮含量的变化与水稻、小麦籽粒产量的关系。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习惯施肥(FP)、推荐施肥(LRF)、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RF-OM)、秸秆部分替代化肥(RF-S),各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RF-OM和RF-S)土壤水溶性总氮、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LRF处理(P<0.05),与FP处理相当;返青期土壤水溶性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稍低于FP和LRF处理,差异不显著。小麦拔节期和齐穗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总氮、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LRF处理(P<0.05),小麦主要生育期各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铵态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减氮减磷增钾条件下,RF-OM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LRF处理(P<0.0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籽粒产量与FP处理差异不大;与LRF处理比较,RF-OM处理小麦籽粒产量较高,RF-S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水稻籽粒产量与返青期土壤水溶性总氮、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和0.974;与幼穗分化期土壤水溶性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0.961、0.776。小麦籽粒产量与主要生育期土壤水溶性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0.960、0.827~0.968、0.574~0.929,土壤水溶性总氮供应对水稻、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保持或提高土壤水溶性氮含量,在减少养分总投入量的基础上稳定水稻、小麦籽粒产量,其中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瓯江彩鲤红、白两种体色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对于鲤的普通体色(青灰色)来说,红和白体色均为隐性基因控制.为分析红与白体色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各自能稳定遗传的红和白体色类型的瓯江彩鲤进行杂交,对4个F1家系和8个F2家系的体色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个体全为红色,F2中红色与白色个体的分离比例为2.75~3.00∶ 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白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研究表明鱼类体色间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对的,会随配对体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显性或隐性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相对于鲤的普通体色(青灰色)来说,红和白体色均为隐性基因控制.为分析红与白体色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各自能稳定遗传的红和白体色类型的瓯江彩鲤进行杂交,对4个F1家系和8个F2家系的体色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个体全为红色,F2中红色与白色个体的分离比例为2.75~3.00∶ 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白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研究表明鱼类体色间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对的,会随配对体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显性或隐性关系.  相似文献   
76.
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虫害(地老虎、棉蓟马、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77.
96;金都尔乳油防除加工番茄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6;金都尔乳油在1 296 ~1 728 g a.i./2(90~120ml/667m2)剂量下对加工番茄田禾本科杂草稗草、画眉草、狗尾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反枝苋、灰绿藜有一定的防效,对野西瓜苗、苘麻基本无效.在试验剂量下对加工番茄安全.  相似文献   
78.
应先按一下喇叭,以判断蓄电池和供电线路有无故障。若喇叭不响,则应检查蓄电池,看蓄电池极柱是否太脏,卡子和极柱的连接是否松动;若喇叭响,则表明蓄电池及供电线路良好。再用导线接通起动机开关上的接线柱,若起动机转动,则说明触点和触点盘接触不良;若起动机不转且接线柱无火花,则表明起动机内部断路,若起动机不转而接线柱有强烈火花,则表明起动机内部有搭铁或短路的地方。这时应将起动机卸下解体检修。  相似文献   
79.
罗伟其  王剑 《花卉》2008,(2):37-37
洋桔梗原产北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多作为一二年生栽培。20世纪90年代。洋桔梗曾一度成为日本发展最快的切花种类,目前在日本仍是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日本现已育成了数以百计的洋桔梗杂交品种,洋桔梗引进我国的时间不长,其性喜冷凉,忌高温多湿,目前在我国云南栽培最多(高原冷凉至温暖的气候),华南地区一般宜秋冬种植。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