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夏玉米行间机械化深松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夏玉米玉米 5叶期行间进行机械化深松表明 ,间隔 12 0cm深松比间隔 6 0cm深松增加株高、茎粗、根层数、茎节数、展开叶数、叶面积指数 ,降低穗位高。从深松深度看 ,拔节期深松对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尤其是深松 2 0cm ,株高降低 ,茎节数、展开叶、可见叶数及叶面积指数均比对照降低。间隔 12 0cm深松 30cm处理可以提高叶面积指数 ,增加株高、茎节数、茎粗和降低植株的穗位高度 ,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 8 86 %、 6 5 9%。  相似文献   
22.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垄种、沟播、宽窄行平作和等行距平作等4个处理,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和夏玉米产量等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垄种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等行距平作和宽窄行平作.垄种、沟播处理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等行距平作分别提高了6%和8%,光合速率比等行距种植分别提高了2%和3%,产量比等行距平作分别增加了11.0%和11.1%,而宽窄行平作处理的水分利用率、光合速率、产量分别比等行距平作降低了9%,5%和7%.相比之下,沟播种植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3.
交替灌溉方式土壤水分运移及垄体参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替灌溉作为一种大田作物栽培灌水方式已逐步受到关注。为研究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之间的运移及交替灌溉方式适宜的垄高、垄宽等技术参数,试验模拟了交替灌溉不同垄体参数的灌水试验。结果显示,垄背、垄坡、灌水沟和非灌水沟4个观测点同一土壤剖面存在明显的土壤含水量梯度,水分的侧向入渗增强,从而减少了土壤水分发生深层渗漏的几率;交替灌溉方式下,采用15 cm垄高、55 cm垄宽的垄体标准,利于增大地表面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同时还可使交替灌溉水得到最优分配,达到高效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24.
为满足农学,资源及环境等学科对土样的集中获取需求,研制了一种以汽油机为动力,直压式进入土壤的机动取土器。阐述了汽油机取土器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其核心部件取土杆、动力头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取土器工作时的阻力主要有端面阻力、外环摩擦力和内环摩擦力,给出了3种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并且以100 mm直径取土器为例计算出了其工作阻力。根据取土器的工作阻力和机械传动效率计算出了汽油机所需功率,根据市场提供的汽油机种类进行了选型。为验证所设计汽油机取土器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取土器的性能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集土样效果良好,取土效率是同类型手动取土器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5.
夏玉米垄作覆盖对农田土壤水分及其利用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小麦-玉米1年两熟雨养旱农区,将垄作和秸秆覆盖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天然降雨的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含水量,夏玉米垄作覆盖较平作有显著的提高,以5~10cm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这种差异逐渐减少;玉米冠层蒸发量平作平均值分别高于平作覆盖、垄作和垄作覆盖12.8%,7.6%和13.2%,地面蒸发量平作平均值分别高于平作覆盖、垄作和垄作覆盖48.6%,29.9%和54.3%;垄作覆盖比平作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32%,叶片失水率较低。这说明了垄作覆盖能最大程度将天然降雨蓄存在土中,并转化为作物可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26.
黄淮平原麦田群体结构单一,前期和后期绿色覆盖度较小,潜在光热资源丰富。据估算,河南省各地一般麦田潜在光、热资源量分别为30.39-32.23千卡/平方厘米和>0C 积温819.6-1135.4C,生产潜力达950.7-1226.6公斤/亩。适当改变小麦种植方式,于秋季同作和套种适宜作物,可以显著提高麦田光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
在工程节水技术与农艺节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输配水系统节水技术、田间节水技术、管理节水技术以及农艺节水技术5大类ll项单项技术进行有机集成与组装配套,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综合节水成套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综合性、先进性与实用强性强,节水增效显著,对河南省及同类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玉米苗期调亏控水与磷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磷条件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磷都有利于玉米株高、叶面积和总生物量的增加 ,磷的作用更明显 ;苗期玉米调亏控水结合施磷有利于玉米苗期建立较大的根 /冠、培育壮苗、提高水分生产率 ;水、磷对氮、磷、钾养分向地上部运输都有促进作用 ,调亏控水条件下 ,施磷处理氮、磷、钾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大于不施磷处理  相似文献   
29.
研究通过同源比对查找GAPDH基因的保守区,运用逆转录PCR和同源克隆技术从玉米叶片中克隆出GAPDH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qRT-PCR分析两个玉米品种登海605和蠡玉35幼苗叶片中GAPDH2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和ABA 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利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对登海605和蠡玉35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的GAPDH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mGAPDH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ZmGAPDH2蛋白分子量为36.53 kDa,属于亲水性蛋白。生物信息分析发现,玉米 ZmGAPDH2 蛋白和单子叶植物小米 GAPDH2 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4.66%。qRT-PCR分析表明,ZmGAPDH2在登海605和蠡玉35叶片中均能被ABA和PEG处理诱导表达,登海605在NaCl和蠡玉35幼苗在低温处理下其表达量均有所下降。干旱对登海605和蠡玉35幼苗叶片中ZmGAPDH2蛋白表达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0.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与精准灌溉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及时、准确地给作物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该研究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管道流量计等硬件以及自己编制的土壤墒情监测与精准灌溉控制软件,以灌溉小区为管理单元,布置土壤水分传感器与灌溉设备,实现了自动获取土壤含水量信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确定自动或手动启动、关闭灌溉系统;通过固定式喷灌、滴灌和渗灌方式,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水的需求,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功效。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扩展性强、低成本维护,其相对偏差与传统方法相比不到5%,是有效和适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