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汗水浇出丰收果──记临夏县退休干部李琇发展果园的事迹王守海这位62岁的老人,黑里透红的脸膛上布满了一道深深的皱纹,他微驼着背,不象退休干部,却象一个地地道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按理说,他儿孙满堂,家庭条件也不错,退休后该享清福,可他不愿将晚年在寂寞...  相似文献   
82.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13叶  相似文献   
83.
水稻成熟过程中粒重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8年,我们调查了生长在合肥地区的5个籼稻品种(早、中熟)和1个晚粳杂交组合的粒重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籼稻品种的糙米和粳杂组合的千粒重分别在齐穗后26-32天和43天时达到最大值,而5个籼稻品种和粳杂的直链淀粉含量则分别在抽穗后22-24天和34天时达到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84.
 以IRBB21为Xa21基因供体,广亲和恢复系4183为受体,进行1次杂交并回交3次,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4183的广亲和性、恢复性及优良的经济性状。并就杂交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及育种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两优289的主要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阐述了梨树县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对策,以期发挥大型农业机械在提高整地质量方面的作用,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稳定不育的2310SA和恢复可育的2310S(对照)减数分裂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等4个穗发育时期花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差异。减数分裂期(上调表达基因1938个,下调表达基因1635个)和三核期(上调表达基因2220个,下调表达基因2656个)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于单核期(上调表达基因752个,下调表达基因693个)和二核期(上调表达基因1025个,下调表达基因886个),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其他3期上调表达基因比下调表达基因多。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显示,单核期和二核期差异表达基因聚为一类,减数分裂期和三核期差异表达基因独立成为第2类和第3类。筛选出147个在4个穗发育时期都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也只有在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生物合成、刺激反应、光合作用、信号传导、大分子的新陈代谢、运输、转录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花的发育和细胞死亡等11类生物学过程。所得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中存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和β-环羟化酶,与热激反应有关的热激转录因子、热激蛋白DnaJ家族蛋白及热激蛋白70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与细胞死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不育花粉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8.
超级稻育种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超级稻育种在产量指标、品种的广适性、区域试验方法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广两优10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凤阳县农业局引进的水稻恢复系紫恢10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0.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100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紫恢100中系选的水稻新品系紫恢100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