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重金属对水稻田土壤中藻类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水稻田土壤中藻类种群丰富,其中蓝藻11属、硅藻5属、绿藻7属、裸藻1属,数量上以蓝藻占优势,硅藻次之,绿藻、裸藻很少。经重金属铜、镍、铅、锌分别处理的土壤样品藻类数量变化很大,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其临界值为铜mg.kg^-1,锌100mg.kg^-1,镍>100mg.kg^-1。多种金属混合总体毒害增加,但铜、铅、毒害呈减弱趋势。除铜以外,这些重金属对藻类种群结构未有  相似文献   
22.
由于水稻能吸收和积累较多量的汞,故选用水稻为试验作物。当含汞污泥施用于土壤中后,一般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制定污泥中汞的容许标准时,取决于米中的汞的含量是否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而无需考虑汞对水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在作物中,吸收和积累汞的次序为:水稻>白菜>萝卜>玉米>高粱>小麦。在水稻土中,收获时土壤中汞的残留率为90%。通过试验和计算后提出:在石灰性土壤中,农用污泥汞控制标准为17毫克/公斤;酸性土中,6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23.
协同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是旱作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基础。本研究以陇薯10号为材料,于2017-2019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当地农民习惯栽培(CK)、高产高效栽培(YE)和超高产栽培(HY)3种栽培模式,测定旱地马铃薯叶面积指数(LAI)、叶片SPAD值、冠层光合能力、干物质积累转运、块茎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YE和HY均提高了马铃薯LAI和叶片SPAD值,YE在降雨较少的2017年增幅更明显;二者均减慢了马铃薯块茎膨大后的LAI和叶片SPAD降低幅度,使其冠层光合能力在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2年平均提高29.9%、34.7%和40.2%、50.5%。基于较高的LAI和冠层光合能力,YE和HY的地上干物质在块茎膨大期较CK 3年平均增加123.05%和118.53%;同时块茎膨大后同化物对块茎的贡献率增加22.56%和19.29%,使马铃薯产量在2017-2019年平均增加47.93%和47.78%,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77.59%和75.85%,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YE和HY使马铃薯商品薯产量显著增加,收益显著提高,在2017-2019年分别较CK新增纯收益7330.3元hm^-2和6024.6元hm^-2。较大的群体冠层和较高的物质生产促进了植株对N、P、K的积累,YE的N、P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15.21%和17.20%,N、K收获指数分别提高3.85%和7.79%;HY的N利用效率提高12.37%。YE的WUE、N和P利用效率较HY提高2.05%、2.53%和23.41%,新增纯收益1305.7元hm-2。因此,YE减施缓释尿素40%并有机替代、密度60,000株hm^-2,能够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维持马铃薯花后较高的冠层光合能力,促进茎叶干物质向块茎转运,实现作物增产和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发展,是半干旱区黑膜覆盖马铃薯种植推荐的高产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24.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5.
日本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去日本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很严重。他们除了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外,日本政府还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来保护农田,并强调对污染土壤的复原和治理工程。现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上已很有成效,有关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日本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及其历史 1.地理特征日本国土多山(山地占国土的76%),所以在沿海的平原上,人口密度大,工厂云集,各种污染源排放的废物都迅速直接和居民接触。  相似文献   
26.
我们测定了北京地区主要农业土壤—褐土和潮土主要作物——玉米、小麦和水稻中铬的背景值。对北京地理环境,采样,分析方法,测定数据的分布类型和土壤剖面中铬的含量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北京不同地貌单元和不同土壤的铬背景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所有数据都经过统计处理。土壤中铬背景值以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表示:褐土(59.1±7.4)ppm、潮土(50.0±6.6)ppm。作物以几何平均值及其标准差表示:玉米(0.138_÷~×1.31)ppm、小麦(0138_+~×1.28)ppm 水稻(0.0942_÷~×1.46)ppm。现在环境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切。为了估价环境污染的程度,对土壤和作物背景值的研究正在开展。现在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始本底值已很难得到,但对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背景值仍可得到。研究土壤和作物背景值的目的,在于取得环境科学的基础资料,它不仅对制定环境标准和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了解各地区微量元素循环及其供给水平,对提高农业生产和探讨某些地方病的病因等方面,也具有要重意义。本课题系国务院环办和农业部环办下达,在全国13个省市同时开展的主要农业土壤和作物背景值研究中北京地区有关铬的部分的分报告...  相似文献   
27.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分析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专用型新品种选育;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和推广补贴政策;加大主粮化技术攻关力度;提升加工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28.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草莓灌溉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下草莓灌溉水肥利用率,研究了基质含水率和温度影响下的草莓灌溉策略优化方法。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对草莓果期基质含水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基质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并结合日平均温度进行K-means聚类分析,提出一种草莓优化灌溉策略。试验结果表明,灌溉第1阶段基质含水率快速上升,在灌溉结束时达到峰值,每次灌溉基质含水率平均提高21.5个百分点;第2阶段快速下降,在20 min内基质含水率平均下降3.5个百分点;第3阶段变化趋于平稳,在30 min内基质含水率平均下降1.2个百分点。在每个灌溉周期内,含水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整个果期内,其斜率随日平均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由0.0114增加至0.0365。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基质含水率变化和日平均温度区间进行定量灌溉,理论上果期每株草莓仅需要4.51 L水,可节水15.4%,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  相似文献   
29.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有关的三个问题:即建立和发展环境伦理(或生态伦理)学;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对已颁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30.
汞对环境的污染已为大家所熟知。在环境监测中,汞是重要的对象之一,但即使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汞的含量仍然很低。在测定这一痕迹量的成份时,各实验室测定的结果有时可能彼此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到两个数量级,故对环境中微量汞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便日益为环境监测工作者所关切。在1979年开展的全国主要农业土壤和作物的背景值调查研究中,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决定成立标样研究汞分析协作组。协作研究的内容为:统一制备全国主要土类的土样和作物样本,比较研究不同的测定方法,互相交换情报资料和分析经验,研究减少重要误差来源的途径,推荐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步骤,检查不同实验室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和同时提出和建立分析质量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