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油用牡丹的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以种植草本油料的农作物油用牡丹,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对于我国的油料生产,保障油质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油用牡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2.
疫苗免疫是现代养鸡必不可少的措施,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没有疫苗的免疫就不可能进行规模化、商业化养鸡。  相似文献   
23.
王宏飞  文西强  陈忠文  冯仕喜 《农技服务》2013,(12):1256+1258-1256,1258
对引进的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江优919、江优126、湘菲优785较高,其产量分别为677.7 kg/666.7m2、612.6 kg/666.7 m2、611.9 kg/666.7 m2,与其余参试杂交水稻品种两两间产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表现为中晚熟、株高适中、长粒、米质优、抗病抗倒性好、长相清秀、后期落黄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了解新生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的变异类型和分布,为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遗传信息.[方法]利用单籽粒硬度仪(SKCS)和PCR扩增、酶切及DNA测序技术,结合改良的Friabilin提取及电泳分析方法,对105份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籽粒硬度及Pina和Pint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新疆小麦地方品种以硬质类型为主,平均硬度值为63.5.新疆小麦地方品种Puroindoline基因共有9种突变型,分别是Pina-D1a/Pinb-D1a,Pina-D1a/Pinb-Dlb,Pina-D1a/Pint-D1p,Pina-D1k ()/,Pina-D1l/Pinb-D1a,Pina-D1r/Pinb-D1a,Pina-D1a/Pinb-D1ab,Pina-D1a/Pint-Dlac和Pina-D1b/Pinb-D1p,其中Pina-D1 r/Pinb-D1a为新发现的突变型.新疆小麦地方品种Puroindoline基因型以Pina-D1a/Pinb-D1p为主导类型,共有62份,占59.1;;其Pina-D1k()/和Pina-D1 a/Pint-D1ab两种突变型与其地理来源和生态型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南疆冬小麦中.Pina-D1a/Pinb-D1a(野生型)的硬度值显著低于突变型,Pina-Dlk()/的硬度值最高,但Pins-D1k ()/ ,Pina-D1a/Pinb-D1p和Pina-D1a/Pinb-D1ab的硬度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及其Puroindoline等位变异和分布信息能为新疆小麦品质改良和引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资源HMW-GS的遗传组成,为该地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SDS-PAGE方法,对429份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的HMW-GS亚基等位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资源Glu-1位点有21种等位变异,冬、春小麦资源均以(74.7;和80.6;)、7+8(92.9;和88.7;)和2+12(52.8;和91.5;)为各自位点的优势亚基;有35种亚基组合形式,冬、春小麦资源均以/7+ 8/2+ 12为优势组合(42.9;和67.2;),且在西藏地区4份小麦地方品种资源中发现2个新亚基,分别为“7**+8”和“13 +8”.[结论]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春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等位变异和组合形式高于冬小麦地方品种;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2个以上基因位点具有优质亚基的地方小麦品种95份,其中6份地方品种在3个位点都具有优质亚基.  相似文献   
26.
为玉米生产合理使用锌肥,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析玉米不同生长期不同施锌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适量根外追施锌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同一施锌量在玉米不同生长期根外追施其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施锌量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且差异显著,追施锌肥的玉米综合性状优于不施锌肥。在玉米生长期以每亩追施纯锌1.5公斤平均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7.
正新城疫是危害我国养禽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该病为OIE所规定的动物必报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各国对该病的防控和研究一直十分重视。目前我国防控新城疫主要使用La Sota和Clone30两种疫苗株,二者均属于基因Ⅱ型;而田间流行的毒株主要是基因Ⅶ型NDV,所以上述两种疫苗不能在临床应用上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玉米单施沼肥、单施农家肥和常规施肥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单施沼肥、单施农家肥和常规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以常规施肥产量最高、其次是单施沼肥、单施农家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大连市龙王塘和铁山增养殖海域养殖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孢子体出现溃烂的原因,利用细菌分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海域养殖裙带菜溃烂的孢子体中分离纯化得到2株优势菌株(编号分别为LH43和LQ2),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株能够使裙带菜孢子体出现溃烂并分解藻体,且与自然发病相似,LH43较LQ2菌株致病性明显。结果表明:通过对两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及比对发现,LH43菌株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arctica细菌的一致性为99%,LQ2菌株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aquimaris细菌的一致性为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LH43菌株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聚为一支,LQ2菌株与嗜冷杆菌聚为一支;利用生化试验对两菌株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经比对分别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和嗜冷杆菌吻合;菌株生长及产酶特性分析显示,LH43和LQ2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5~10℃,两菌株代谢产生的胞外产物褐藻酸裂解酶均在15℃时酶活力最高;药敏试验显示,LH43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罗沙星及链霉素高度敏感,LQ2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高度敏感。研究表明,裙带菜溃烂病的发生是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和嗜冷杆菌在不良环境与菌株产生的褐藻酸裂解酶共同导致。  相似文献   
30.
目前,由于国内养殖业大环境日趋恶化,新病层出不穷,同时老病也在不断发生新变化,加上国内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密度愈来愈大,为传染病的防治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而传染病也给经济带来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