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茶树品种提供依据,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圃(贵州湄潭)20个品种为材料,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3种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一芽5叶>一芽2叶>单芽;芽叶标准与芽叶氟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657(P<0...  相似文献   
12.
贵州湄潭茶区茶叶机械采摘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和东南茶场进行机械采摘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茶生产过程中,不同采摘方式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永兴茶区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东南茶场夏秋茶生产的采摘间隔期为15 ~ 18 d,不同时间气候条件差异大,尤其是日照时数、湿度、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使相同间隔期内采下的芽叶质量相差甚大,确定采摘适期应考虑这几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茶园营养水平对原料质量影响大,适当提高目前湄潭茶区施肥量,改进施肥方法,对获优质机采原料有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三种有机肥及不同施肥水平对茶叶生长性状、品质及土壤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有机肥料均能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及百芽重,提高茶叶产量,并能改善土壤,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金圣方"有机肥和"粒满丰"有机肥均为120kg/667m2/年的用量增产效果最好、"沼液"3000kg/667m2/年的用量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贵州茶树雪凝冻害发生情况与补救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8年贵州雪凝气候特点和茶树雪凝冻害受灾成因及受灾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茶园和苗圃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健  王家伦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08-109,126
中国西部茶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市、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茶叶发展迅速,2004年西部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全国总面积的1/3,茶叶产量约为全国总产量的30%,产值约为全国总产值的1/4,茶叶出口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17.
4月25~30日,根据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百日科技服务行动"方案安排,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质量控制岗位专家刘新,遵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副书记赵志清,以及试验站站长王家伦及团队成员组成春茶生产科技服务行动小组,对贵州凤冈县、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11年以来,遵义综合试验站承担了由体系病虫害研究室主任陈宗懋院士牵头实施的“十二五”重点任务“茶产品水溶性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技术”在贵州茶区的试验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对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生态茶园能提高和改善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改善茶园内气候因子 ;提高和改善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增加了茶园内的有益生物的数量 ,促进了茶园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茶园不同栽培方式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年定点定位研究了在相同的土壤、气候和施肥条件下,人工生态茶园、密植免耕茶园、常规栽培茶园3种主要栽培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生态茶园栽培方式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土壤养分有富集上升趋势;密植免耕方式虽然能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土壤肥力也得以提高,但较人工生态茶园群落结构差;常规栽培方式其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因此,综合衡量,人工生态茶园栽培是较为理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