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贵州大树茶儿茶素组分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贵州大树茶(Camellia thea L.)儿茶素组分含量、品质及酯型儿茶素比例等问题,以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平均数差异性分析对各资源的6项儿茶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及‘福鼎大白茶’的酯型儿茶素比例(EGCG、ECG、GCG)依次为81.55%、41.10%、83.13%、77.03%、82.85%,儿茶素品质指数依次为5.39、19.79、7.84、5.25、6.65。当欧式距离阀值为0.9~3.2时,兴义大树茶资源与‘福鼎大白茶’较为相似,安顺与黔西南的大树茶资源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72.
2010年3~5月春旱期间,针对贵州茶区有一定栽培面积的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419、黔湄701、黔湄502和黔湄809等6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进行了由鳞片展至1芽4叶展期6个物候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除黔湄809外,干旱未导致各茶树品种萌动期推迟,物候期间隔天数增加。  相似文献   
73.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的选育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0.8%;黔茶8号抗旱性略低于福鼎大白茶,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黄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雍静  王家伦  何莲  郭灿  段学艺 《茶叶》2010,36(2):90-92
试验结果表明,茶蓬面插黄色诱虫板能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其控制效果30×40 cm2达90.02%、30×20 cm2达87.30%。经调查统计,两种规格的黄色诱虫板正反两面60天诱集到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分别为2035.7头、859.3头,亦即141.5头/(m2.天)、119.5头/(m2.天)。从经济角度考虑,茶园宜使用规格为30×40 cm2黄色诱虫板防治茶小绿叶蝉,每年1 hm2可节约投资840~2700元,与药剂防治相比,既省钱、省力,又安全、无污染。  相似文献   
75.
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相似文献   
76.
非试管繁殖技术在茶树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兰  罗显扬  王家伦  鄢东海  周富裕 《茶叶》2009,35(3):172-173,177
浅析了非试管繁殖技术的优点、流程及应用前景,结合贵州地方特色茶树品种资源的现状,将非试管快繁技术应用于特色茶树种苗繁育,可在短期内提高贵州优良品种种植比例,加快贵州特色茶叶优势的形成,推动贵州茶叶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7.
"猪-沼-有机茶"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田坝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为对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猪-沼-有机茶"集成技术研究,通过选址、利用沼肥、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调查分析、生物统计、集成技术应用,实现肥料、农药减量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8.
本文于1988~1991年在单、间作条件下分析了大豆品种若干性状与花荚脱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最低结荚节位、茸毛色等5个植株特征特性与花、荚脱落率呈正相关,除节间长和最低结荚高度之外间作条件下,大多数性状达显著、极显著水平,有限结荚习性(或亚有限),生长直立,株型收敛的品种花荚脱落率低;花色和生育日数对大豆的花荚脱落有密切关系。(2)叶部性状中以叶柄与主茎之间夹角及落叶性和花荚脱落关系较大,其中又以间作大于单作。(3)荚粒特征特性除种皮色和荚色与花荚脱落的关系不密切外,其余5个性状几乎达显著水平,尤以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花荚脱落率呈显著负相关,经t测验单间作相比,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达极显著水平。(4)抗倒性,抗病虫害差的品种或单株,花荚脱落严重;影响花荚脱落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  相似文献   
79.
80.
试验研究了三种有机肥及不同施肥水平对茶叶生长性状、品质及土壤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有机肥料均能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及百芽重,提高茶叶产量,并能改善土壤,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金圣方"有机肥和"粒满丰"有机肥均为120kg/667m2/年的用量增产效果最好、"沼液"3000kg/667m2/年的用量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