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66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116篇
  62篇
综合类   459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15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株奶牛源约翰逊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了解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的病原特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染色镜检、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敏感性,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毒力情况.结果 表明,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283 bp,与约翰逊不动杆菌的核苷酸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2.
2016年和2017年分别调查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滨海新区的12口凡纳滨对虾围垦滩涂养殖池塘内的理化环境和浮游植物。结果显示:池塘内盐度变化范围为0~2,溶氧为6.2~13.9 mg/L,pH为7.5~9.8,总氨氮(TAN)为0.00~0.72 mg/L,亚硝酸盐氮(NO_2~--N)为0.00~1.70 mg/L,硝酸盐氮(NO_3~--N)为0.18~4.77 mg/L,总氮为1.74~6.08 mg/L,总磷为0.20~2.72 mg/L,总有机碳为1.88~42.57 mg/L,C/N为10~39。池塘内浮游植物种类隶属6门、24科、42属,其中蓝藻和绿藻为优势种。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15~2.30)×107cell/L,叶绿素a(Chl.a)为2.62~37.24μg/L。Chl.a与蓝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NO_2~--N和NO3--N均与pH显著负相关。初步分析认为高pH可能是导致2016年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采取措施控制蓝藻生物量和水体的p H应有助于提高对虾养殖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3.
为了研究酵母硒对湖羊血液生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50只3月龄健康湖羊,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6、0.9、1.2 mg/kg酵母硒,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检测各组血液生理、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湖羊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清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湖羊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含量比对照组增高,其中试验Ⅳ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饲料中添加0.3~1.2 mg/kg酵母硒对湖羊血液中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有显著性增强。(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超过0.9 mg/kg酵母硒可使湖羊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增加,对肝脏、心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饲料中添加0.6~0.9 mg/kg的酵母硒,可以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促进湖羊蛋白质合成,显著降低湖羊血液中甘油三醋、胆固醇含量,促进脂类的代谢;促进机体总蛋白、白蛋白的合成,提高免疫力,保证机体健康。因此,综合考虑酵母硒对湖羊的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在湖羊饲料...  相似文献   
194.
本文在回顾生物磁化技术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生物磁化技术的研究方法、磁效应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及效果等做了简要论述,提出了今后畜牧业领域生物磁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5.
速生丰产林建设是缓解木材及其副产品的增长需求对生态建设压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多年来对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的调查及相关试验,提出了半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集约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6.
为确定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选取提取时间、水浴温度、乙醇浓度和液固比4个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做单因素试验,并利用Design—Expert6.0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取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时间60min、水浴温度80℃、乙醇浓度为60%、液固比(V/V)为10。  相似文献   
197.
六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Calcofluor荧光染色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6种常用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胞形成、菌丝扩展、孢囊梗和孢子囊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在0.07~5.98 μg/mL和0.10~3.50 μg/mL之间,而对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和休止孢形成没有抑制作用;霜脲氰对休止孢萌发和芽管伸长的EC50值分别为1.10和0.002 μg/mL,对其他阶段无明显的抑制效果;腈嘧菌酯对休止孢萌发、菌丝扩展和孢囊梗产生无影响,对游动孢子释放、芽管伸长和附着胞形成的EC50值分别为0.018、0.008和0.010 μg/mL;代森锰锌对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和芽管伸长的EC50值分别为2.40、2.88和1.53 μg/mL;甲霜灵对该菌的整个发育期均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供试菌株对甲霜灵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8.
好氧堆肥是实现鸡粪资源化利用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然而在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较为严重,既降低肥效又引起严重的污染。本文以纯鸡粪堆肥为对照,利用麦秸将鸡粪堆肥的C/N调节至15,分析了堆肥过程材料中理化性质、氮素转化和微生物群落变化,探讨了减少堆肥氮素损失的技术与机理。结果显示,加入麦秸后堆肥高温持续时间达到23 d,比对照延长了9 d,p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氮素损失降低了39.67%。硝态氮含量达到281.99 mg·kg-1,比对照增加了68.75%。微生物群落趋于稳定,具有硝化功能的细菌o__Staphylococcales、o__Brachybacterium、f__Staphylococcaceae、g__Staphylococcus、g__Salinicoccus相对丰度比对照分别增加了88.45%、96.39%、88.45%、96.08%、79.20%,有利于堆体氮素保留和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麦秸秆之后影响了鸡粪堆肥的细菌群落结构,增加了具有硝化功能的细菌丰度,从而减少了堆体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9.
林业资源调查工作是林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林业资源调查技术也一直在不断发展,那么由于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对于森林资源信息的需求也开始更加的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遥感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作用也开始越来越大。由于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加方便对于环境复杂地区的林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本文即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和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效解决林业资源调查和监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0.
轮作与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轮作与连作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联合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玉米-烤烟轮作和烟叶连作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烟田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连作烟田根际土壤,但真菌数量低于连作烟田。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轮作烟田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连作烟田;在烟株的生长过程中,轮作和连作烟田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微生物群落相似度降低。相较于黑胫病/根腐病/根结线虫发病率较高(36. 67%)的连作烟田来说,轮作烟田发病率较低(0%),进一步分析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现,轮作烟田根际土壤中拮抗菌如Sphingomonas (鞘脂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Aspergillus (曲霉属)等相对丰度均高于连作烟田,而连作烟田根腐病病菌Pythium (腐霉属)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