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大苏河林区野生紫衫母本,进行扦插育苗试验,插穗生根率达86.2%,成苗率达79.6%。总结出野生紫杉采穗、药物处理、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为野生紫衫扦插育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2.
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生产后12 h以后胎衣不能自行排出体外.如不及时处理,轻则引起母牛慢性子宫内膜炎,造成久配不孕,母牛被迫淘汰;重则导致败血症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3.
宋德利  王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5-1366,1372
介绍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历史和发展,并综述了现有天然次生林保育技术.  相似文献   
24.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25.
近几年来,在兽医临床医疗实践中,家畜淋巴外渗病例以马最为常见,该病多发于挫伤,如打击、冲撞、摔伤、踢蹴等外力直接作用于畜体,导致淋巴管受伤破裂,淋巴液浸润组织间隙,从而使患部肿胀,多见于胸前,由此影响了役畜的正常使役。最初对此病治疗颇感头痛,后通过查阅资料与临床实践,摸索出一种简便、廉价、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6.
管道式磁力泵轴向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磁力传动泵中轴向力的影响,结合200GYC-60型管道式磁力传动泵的实例,探讨了管道式磁力传动泵轴向力产生的原因。给出各轴向力的计算公式,列出各轴向力计算所需的参数值及最终结果,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最后分析了各轴向力改变的可能性,提出陕衡轴向力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27.
青贮是现代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饲料生产方法。它饲用方便,营养稳定,是上等饲草料。它营养丰富,柔软多汁,有助于消化,适口性好,且耐贮藏,可以有效弥补北方秋冬青饲料的不足,怎样种好青贮玉米,关键有以下几点:1选择品种品种选择是一个重要环节。应选抗倒伏、多穗、抗病性强、分蘖  相似文献   
28.
美国大口胭脂鱼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包涵了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安全,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健康养殖的理论,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防病技术、绿色饲料的研制以及绿色的健康管理水平,生产出绿色无污染、高附加值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随着水产品市场的相对饱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不断增强,水产养殖从单纯注重产量向注重优质…  相似文献   
29.
北方池塘精养二龄青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用 3口面积为 10亩的池塘 (总面积为 30亩 ) ,主养青鱼种 ,搭配鲢、鳙。给青鱼投喂自制的颗粒饲料 ,鲢、鳙不另外投饵。每 5亩水面设置 1台 2 2kw增氧机。饲养 114天 ,结果每亩产青鱼秋片 6 6 3kg ,鲢和鳙秋片 184kg ,亩产值 86 82 4 0元 ,亩成本 4 95 1 5 0元 ,亩利税 3730 90元。约是当地精养鲤鱼效益的 7倍。  相似文献   
30.
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及其在淡水鱼类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系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喹诺酮类的衍生物(Derivatives of Fluorinated Qufinolones)。该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均有效。本类药物的开发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化学结构上其特点是喹啉环的6位上导入氟,而7位都连有哌嗪基的衍生物,使本来亲脂性良好的吡酮酸类(Pyridone Carboxylic Acid)药物,增加了适度的亲水性,降低了蛋白结合率,提高了生物利用率。抗菌谱较第一代、第二代喹诺酮类明显扩大,抗菌活性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