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5篇
  27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明确适合夏季设施小白菜栽培的生物菌肥,评估4种生物菌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肥对照,施用芯生、 巴啦地新生、 中保粉钻、 谷乐丰4种生物菌肥后,小白菜667 m2产量分别提高8.5%、27.7%、22.3%、3.4%.在最大叶参数方面,巴啦地新生和中保粉钻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无肥、 有机-复合肥及其他生...  相似文献   
152.
在静水条件下,测定Cr6+和枸橼酸对斑马鱼的单一及联合毒性,并运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的类型进行评定。结果表明:Cr6+和枸橼酸对斑马鱼毒性表现为Cr6+中等毒性、枸橼酸低毒,96hLC50分别为66.73和126.12mg·L-1。Cr6+和枸橼酸联合毒性在毒性比为1∶1情况下,对斑马鱼的96hLC50分别为28.26和53.41mg·L-1,联合毒性结果为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在运用枸橼酸对Cr6+污染土壤进行淋洗时,应注意避免其协同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的龙井茶产地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井茶由于外形、工艺的一致性,无法通过外观特征来识别其产地,茶叶中元素组成因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形成茶叶产地的元素指纹。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产区龙井茶中多种元素含量及同位素比率,借助化学计量学工具建立龙井茶产地区分模型。从西湖龙井、越州龙井和钱塘龙井3个产区采集102个春茶样本,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稳定同位素质谱(EA-IRMS)测定51种元素含量及18种元素同位素比率;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逐步线性判别分析(FLDA)、决策树C5.0和神经网络(BP-ANN)4种判别方法对龙井茶进行产区判别。结果表明,4种方法所构建的模型对模型构建样本回代验证的正确判别率均在92%以上,而4种模型的交叉验证准确率以FLDA准确率最高,达到92.17%,决策树C5.0和BP-ANN模型略低,但也在84%以上,4种模型对外部样本的预测准确度均在80%以上,其中以OPLS-DA最高,达93.33%。不同产区龙井茶的矿质元素指纹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可以有效对龙井茶产地进行溯源;FLDA和OPLS-DA模型较适合龙井茶产地溯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不同产区龙井茶判别模型,为龙井茶品牌的原产地保护提供了鉴定。  相似文献   
154.
为探索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日本沼虾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日本沼虾SAA(MnSAA)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其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MnSAA在血淋巴细胞和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检测了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其肝胰腺中激活子蛋白-1(AP-1)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表达变化及虾的累积死亡率变化。结果显示,M n S A A基因c D N A全长649 b p(G e n B a n k登录号:MK292888),包含21 bp 5′非编码区,232 bp 3′非编码区,369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31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MnSAA蛋白属于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蛋白(A-SAA),在进化上与无脊椎动物香港牡蛎的亲缘关系最近;mRNA表达分析显示,MnSAA基因在日本沼虾的各组织和各生长阶段均有表达,分别在肝胰腺和成虾阶段中的表达量最高;病原体感染实验表明,在日本沼虾感染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后12~72 h,其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MnSAA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RNAi实验显示,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肝胰腺中AP-1和CD36基因分别在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72 h和6~72 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日本沼虾累积死亡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研究表明,MnSAA参与日本沼虾的抗病原体感染的反应,在日本沼虾的免疫防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5.
以阿月浑子杂种果实和人工授粉后120d的杂种幼胚为试材,对杂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幼胚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冷藏处理时间、不同光照条件和培养时间对幼胚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月浑子人工授粉80d后,单果鲜重和PF值仅为1.27g和0.24;授粉后100d,单果鲜重和PF值为1.57g和0.43;授粉后120d,单果鲜重和PF值为2.81g和0.80;3种冷藏处理中,以冷藏处理90d时幼胚萌发及生长效果最好,幼胚萌率为91.67%,平均真叶数为6.09个,平均苗高为4.14cm;在培养方式上,以黑暗处理后培养20d效果最好,幼胚萌发率为86.67%,平均真叶数为5.38,平均苗高为4.23cm。  相似文献   
156.
广东省植被NPP时空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2000-2005年广东省农田、林地和草地3种植被类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田、林地和草地的年均NPP分别集中在480~590 gC/(m2·a),590~760 gC/(m2·a),540~690 gC/(m2·a)之间,林地最高,草地次之,农田最低.NPP变化趋势检测显示,广东省大部分地区这3类植被NPP均呈增长趋势,生长态势良好,NPP呈显著增长的面积占这3类植被总面积的61.29%.珠三角城市群和汕头等经济工业发达地区的局部NPP表现出显著减少的趋势,表明这些地区城市扩张和新增工业用地等人类活动在较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植被,或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导致NPP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7.
黄土高坡草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土高坡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1.1种类多、危害重 据调查,危害黄土高坡苹果的害虫多达600余种之多,病害100余种,其中30余种病虫常年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危害,部分病虫危害十分严重。如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烂果病苹果霉心病、苹果金纹细蛾、梨花网蝽、螨类、介壳虫类等已成为本区域苹果产区的重要病虫。在腐烂病发生重病区,受该病危害,不仅使苹果果品质量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致使不少果树尚未结果就因病而死;在大部分果园,苹果轮纹烂果病严重发生年份,果园病果率高达40%-50%,部分果园高达80%,果农损失惨痛;受果树害螨危害果园,常造成大量果树叶片大量提早脱落,秋季萌芽开花,不仅当年产量、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往往导致第二年绝产,树势严重削弱,诱发其它病虫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8.
高邮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926万hm2,渠系由干渠、支渠和斗渠三级渠道组成,为实现渠系防渗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各级衬砌渠道为价值工程分析对象,采用功能系数法对灌区渠道防渗工程项目进行了价值分析。对象功能主要包括节水、节省维护费用和节地,对象成本值即为衬砌费用。经计算,干、支、斗三级防渗渠的价值系数分别为0.957,1.172和0.891,这表明应适当扩大支渠的衬砌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总成本约束和功能指数计算了干渠、支渠和斗渠衬砌的目标成本,从而为灌区渠道防渗工程项目资金的调整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9.
针对悬链线形断面临界水深的计算问题,引入无量纲临界水深,对各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无量纲临界水深的取值区间,并运用逐次优化拟合方法建立了新的临界水深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工程适用范围内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072%,以0.001为步长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026%。相比于现有的计算公式,新建立的公式精度高,形式较为简捷,且适用范围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0.
油菜是我市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种植油菜的茬口除了旱作物后的十边隙地、稻田茬口外,棉田茬口每年都有1330多公顷。棉田套栽油菜花工多、操作难度大。为探索一种省工、节本、高效的棉田种植油菜方式,我市于2003年秋开始了对棉田套直播油菜的生产技术研究,初步获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