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滇西北香格里拉典型湿地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认识香格里拉湿地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香格里拉7块典型湿地进行3个综合评价层(服务功能、保护功能、生产功能)、20个指标评价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典型湿地功能强弱排序为:碧塔海湿地(0.8114)、属都湖湿地(0.7393)、纳帕海湿地(0.6953)、大黑海湿地(0.6595)、金沙江湿地(0.6143)、大中甸湿地(0.5204)、小中甸湿地(0.5052)。  相似文献   
52.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参与性乡村评估(PRA)等方法对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发展存在冲突,一方面,自然保护给周边社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限制资源利用、制约发展空间、造成经济损失、剥夺旅游创收机会,补偿措施不到位等;另一方面,周边社区发展对自然保护造成威胁,如盗伐森林、违规采矿、过度采集、过度放牧、旅游开发非生态化等。最后得出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区,加大经济损失补偿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实施社区共管是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
密集烘烤不同变筋温度对烟叶香气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变筋温度对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水分含量的影响,及对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期,各处理淀粉酶活性无差异;定色期和干筋期,各处理淀粉酶活性表现为:48℃变筋处理>51℃变筋处理>45℃变筋处理。随烘烤过程进行烟叶水分呈降低趋势;烘烤前期,各处理间水分含量无差异;变黄末期之后,51℃变筋处理水分含量降低最快,45℃变筋和48℃变筋处理较慢。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苯丙氨酸类总量、茄酮含量均以48℃变筋处理最高;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物质总量也以48℃变筋处理最高,51℃变筋处理次之,45℃变筋处理最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新植二烯含量和香气物质总量均以45℃变筋处理最高,48℃变筋处理次之,51℃变筋处理最低。48℃变筋处理烤后评吸质量最好,可以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改善余味,减轻杂气。  相似文献   
54.
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家禽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病毒性传染病变异性强、容易传播、难以控制;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非常重要。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病毒基因组进行诊断鉴定,与传统病毒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优势。目前,在常规PCR基础上已发展出套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一步法多重PCR等,笔者对PCR技术在家禽病毒性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希望能对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5.
我国每年因各种禽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其中新城疫(ND)占了近10%。尽管常规疫苗的使用已经降低了该病的毁灭性爆发,但并没有真正有效地控制住其流行,随着非典型新城疫的逐年增多,免疫鸡群的频繁发病以及由此引起的家禽生产性能降低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异质性,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取滇中地区2000—2020年Landsat影像,逐年提取遥感生态指数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运用冷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生态环境重心转移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 ①滇中城市群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RSEI均值从2000年的0.51下降到2020年的0.46。②从空间分布上看,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滇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大多森林覆盖率较高。③近20 a来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空间分布呈南—北方向,同时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结论] 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变差与城市群建成区高速扩展,气候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应加强生态建设,提升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常温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提取灵芝三萜和甾醇成分的效果,采用不同高压的超临界CO_2提取法提取灵芝细粉中灵芝三萜和甾醇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灵芝三萜和甾醇的含量,并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85 MPa,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灵芝三萜含量为1.35%,麦角甾醇含量为0.32%,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的灵芝三萜含量为0.92%,麦角甾醇含量为0.2%。与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灵芝三萜含量提高了46.7%,麦角甾醇含量提高了60%。HPLC图谱表明,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的提取物中三萜和甾醇不仅含量高,而且成分种类多。因此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具有得率高、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短等优点,为灵芝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58.
59.
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阻力评价及"源-汇"风险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识别评价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汇"风险格局,对小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借助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评价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阻力和识别"源-汇"风险。首先,通过土地利用解译数据确定"源"地的分级,在获取地形、距离、土地利用和氮磷等自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氮和磷的阻力基面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氮、磷和总阻力面,以此判定影响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阻力空间分布趋势;同时借助阻力阈值,对阻力面进行等级划分,以此识别影响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汇"风险格局。结果表明:1)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不同阻力因子,其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奠定了阻力基面的空间异质性;阻力基面反映了影响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汇"景观空间差异,表现为"源"景观类型的阻力基面小于"汇"景观类型;氮和磷的阻力面总体上围绕"源"地向外呈现不断增大的空间变化特征;2)划定了影响王家沟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汇"风险区:极高风险区(0.297 7 km~2)高风险区(0.154 4 km~2)中风险区(0.147 5 km~2)低风险区(0.147 4 km~2)极低风险区(0.016 0 km~2);影响整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汇"风险偏高,但小流域内仍有一定范围的低风险区,能确保流域内的氮磷流失得到有效拦截。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汇"景观和空间阻力角度识别评价"源-汇"风险格局,为科学防范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0.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价方法(PRA)对重庆市武隆县4个抽样村进行调查,依据农户不同生计方式将农户划分为缺失型、基本型、自然资产型、人力资产型4种类型.运用分组比较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整体耕地利用效率偏低,不同农户类型的耕地利用效率从大到小排序为自然资产型、人力资产型、缺失型、基本型.2)受生计方式的影响,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存在差异并具有各自特点,自然资产型户均省工性和增产性投入最高,人力资产型单位耕地面积省工性投入最高,缺失型农户户均耕地面积最小,基本型农户缺乏资金以及高素质劳动力.3)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引起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快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以及推广,使农户切实掌握新技术.4)农户规模收益普遍处于递增阶段,表明生产规模较小.农户应采取合理方式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