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60篇
  89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12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王鑫  邵远志  汤月  李雯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11):2366-2374
P型ATP酶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膜转运蛋白,在果实能量代谢和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广泛参与植物离子运输、抗逆、细胞信号转导等各项生命活动,然而在荔枝或其他无患子科植物中尚未对P型ATP酶基因家族进行全面分析,本研究基于‘妃子笑’荔枝转录组数据,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共鉴定了28个P型ATP酶基因家族成员基因,探讨P型ATP酶在荔枝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潜在功能。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基因可以分为5个亚家族,同一亚族的基因在基因结构和motif基序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发现LcPAs多定位于线粒体(21/28)。通过转录组分析,在采后贮藏期间,荔枝P型ATP酶家族基因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明显高于下调表达基因,暗示其可能在荔枝采后品质劣变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抵御作用。使用拮抗菌N-1处理荔枝可以有效抑制其果实采后褐变和病害的发生,结合RT-qPCR结果,发现拮抗菌N-1处理能诱导LcPA1、LcPA7、LcPA8LcPA19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的上调表达,并维持了较高的ATP酶活性,进一步说明P型ATP酶家族基因在抑制荔枝病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了解荔枝P型ATP酶基因家族基因的进化和功能分析提供了参考,为深入了解拮抗菌N-1保鲜机理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2.
花药伸出特性直接影响小麦的授粉结实率和穗部真菌病害抗性,为挖掘控制小麦花药伸出特性的QTL,以半闭颖品种周8425B和开颖品种小偃81构建的包含102个株系的F2:12RIL群体为材料,于2019和2020年各分两个播期种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试验站,以小麦花药伸出率和视觉花药伸出等级两个性状表型值对4个环境下的花药伸出特性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90K芯片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共检测到8个控制花药伸出特性的QTL,分布在3A、3B、5B、6B、6D和7A染色体上,其中6B和6D染色体上各有2个QTL。 QAe.nwsuaf-3A QAe.nwsuaf-3B QAe.nwsuaf-6B位点在多个环境中均能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3.65%~10.48%、8.12%~26.09%和3.49%~8.93%。  相似文献   
43.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0,50,100,150,200 mg/L)和固定化菌株DF51(0,10,20,30,40 kg/hm2)对土壤及大豆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显著降低了大豆的光合特性、抗逆性、产量;固定化菌株DF51对苯酚污染土壤具有修复性能,且能提高苯酚胁迫下大豆的光合特性、抗逆性及其产量。P1D1(50 mg/L苯酚,10 kg/hm2固定化菌株DF51)和P2D2(100 mg/L苯酚,20 kg/hm2固定化菌株DF51)处理可恢复苯酚胁迫下大豆的生理等特性。固定化菌株DF51能显著提高大豆在苯酚胁迫下的耐性,这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4.
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和非常规勘探开发的深入,对录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推广新的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非常规储层。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可测量岩屑中的铀(u)、钍(Th)、钾(K)的含量,能够辅助识别岩性,判识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类型,定量计算泥质含量,为录井非常规储层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君子兰是我国北方很受欢迎的室内观赏花卉。该文从育苗繁殖、选盆换盆、肥水管理、温度控制、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栽培养护中常见的问题等几方面,全面介绍君子兰的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6.
2001年,海城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开始在王石镇庙宇村推广人工授粉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农越来越重视此项技术,到目前为止,人工授粉技术已经成为‘南果梨’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现将我市普遍采用的授粉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对庆阳市林业生态建设所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对政府的具体建设措施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庆阳市今后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进一步开发大西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无公害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无公害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在玉米生长前期具有保温、保水的显著效果,叶面积显著增大,叶片数差异不明显;液态地膜降解最快且无污染,环保作用突出,可在蔬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上应用;生物降解膜降解较慢,具有较好的环保作用,且比露地显著增产,可在生育期较长的作物上推广应用;生物-光降解膜降解最慢,环保效果不明显,但比露地显著增产,适于玉米等生育期长的作物应用。  相似文献   
49.
可变竞争区域类竞争指标根据对象木某个描述型指标函数确定竞争区域;而树冠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反映了树木的长期竞争水平,根据这两种思想提出一种新的竞争可变区域类竞争指标——树冠影响度。采用典型选样法设置研究样地,并对样地内树种的各个测树因子进行调查统计,应用树冠影响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样地树种平均树冠影响度为0.359 4,样地中群落竞争相对较弱,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其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树冠影响度最小,为0.261 3;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的树冠影响度最大,为0.510 1。优势种群树种平均树冠影响度小于非优势种群树种,优势种群受到的竞争较小,竞争能力较强,针叶树种平均树冠影响度小于阔叶树种树种,针叶树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0.
对榆耳不同培养料配方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一套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86%,麦麸10%,黄豆粉2%,石膏1%,石灰1%为适合东北地区榆耳栽培最佳配方,生物学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