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正>近年新疆棉蚜暴发,它除为害棉花之外,尚严重为害甜瓜和西瓜.以往防治瓜田棉蚜多采用茎叶喷雾,对天敌杀伤较大,蚜群恢复迅速,不得不多次用药,有时会愈治愈重.为了保护利用瓜田里的害虫天敌,1987—1988年,我们对玛纳斯县瓜田里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虫害(地老虎、棉蓟马、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96;金都尔乳油防除加工番茄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6;金都尔乳油在1 296 ~1 728 g a.i./2(90~120ml/667m2)剂量下对加工番茄田禾本科杂草稗草、画眉草、狗尾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反枝苋、灰绿藜有一定的防效,对野西瓜苗、苘麻基本无效.在试验剂量下对加工番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田间发生规律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探讨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筛选对小麦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药效试验参照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结果]小麦叶锈病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始发生期及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始见期在5月中下旬,病情指数在小麦生长期内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叶锈病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大.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枣麦间作麦田小麦叶锈病病情指数最高,其次是小麦单作田.药剂试验表明,药后10 d,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的防治效果均在76;以上,显著高于10;苯醚菌酯悬浮剂和25;乙嘧酚水悬浮剂.[结论]基本摸清了核桃小麦间作、红枣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筛选出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可有效控制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区组对从国外引进的纤维亚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当;TX-3、TX-13、SU和TX-14的原茎产量、种子产量和出麻率优于对照品种FANY,其它参试品种的原茎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但出麻率均优于对照品种;TX-3、SU和MARYLIN对枯萎病达中度抗病水平;比较各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TX-3和SU两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和出麻率高、抗病性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机数据库管理技术(Foxbase~+ 2.0Ver)将国内外蚜蝇姬蜂亚科的零散资料收录整理存入磁盘,建成微机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一定的查询方式方便地获得该亚科的有关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7.
新疆第二代棉铃虫的为害和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为调整虫量梯度的方法,研究了新疆第二代棉铃虫在自然情况下对棉花的为害和防治指标。结果发现,蕾铃减少率(Y1)与百株虫口密度(x)间的关系为Y1=-33.9444+14.9663lnx;皮棉减产率(Y2)与百株虫口密度(x)间的关系为Y2=-89.7121+24.4342lnx;棉花受害后自我调节补偿能力有限。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益害比下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8.
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0~37.5 g a.i./hm2和90.9%禾草敌乳油2454.3 g a.i./hm2拌细沙土撒施,对新疆南疆地区复播水稻生长安全,可有效防除稗草.  相似文献   
19.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氟虫腈对黄地老虎的LD50分别为0.090 6和0.064 0 g/100 g棉种。田间棉花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氟虫腈等药剂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1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以0.2~0.3 g/100 g棉种拌种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地老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以0.1 g/100 g棉种拌种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地老虎也具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桑植县白石乡发生了牛的气肿疽瘟情,该起疫情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疫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共同放牧的草场,主要表现为死后天然孔流血或血样泡沫.肌肉肿胀,触之有捻发音,皮下和肌肉间隙胶样浸润并有小气泡,切开时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有酸败气味.到8月23日止,共死亡15头牛.调查表明,这起疫情的发生与种牛调进未经栓疫或隔离饲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