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8篇
  32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糯玉米(Zea mays L.var.ceratina Kulesh)单株产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且各性状之间也会互相作用. 以广东省选育的15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调查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穗位叶宽、茎粗、果穗长、秃尖长、果穗直径、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鲜苞质量和鲜穗质量共1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与鲜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果穗长>轴粗>叶片数>穗位叶宽>株高. 在糯玉米品种选育时,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等可作为关键选育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播期和灌水对冬小麦生物量积累动态特征的影响并实现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的产量模拟,在吴桥实验站2年(2017—2019年)播期水分大田试验基础上,结合2011—2017年播期水分文献资料,采用“小麦钟”模型发育指数来定量模拟冬小麦的发育期,以Logistic模型定量模拟不同播期和水分处理对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影响,并建立冬小麦生物量模型,进而构建冬小麦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播期通过影响冬小麦生长旺盛期来影响生物量积累;播期推迟,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缩短而使生物量减小。不同水分处理造成的地上部最大生物量的差异主要由生物量的最大积累速率决定,生物量最大积累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基于冬前积温和生长季供水量建立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模型,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980.2kg/hm2和15.7%,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RMSE和NRMSE分别为839.7kg/hm2和10.6%。基于发育指数的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的生物量积累,对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的产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足墒播种条件下,冬小麦适宜冬前积温为200~600℃·d,生长季适宜供水量为200~450mm。该研究为华北地区合理调控播期灌水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预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旸  王靖  邸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144-145
土壤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必修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以期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番茄作为巴彦淖尔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番茄晚疫病为害日趋加重,造成番茄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技术等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防治番茄晚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6种灌溉模式下,考察临麦9号小麦丰产性、稳产性及抗逆性,通过对产量三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临麦9号在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的灌溉模式下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9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灌浆特性、产量特性及灌浆期的水稻生理特性,并对这些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竹荪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细胞白介素-2(IL-2)的诱生及S-180肿瘤细胞的作用实验,证实其发酵菌丝体多糖可明显提高小鼠淋巴细胞数量(P<001);对IL-2诱生作用极为明显(P<001);对小鼠S-180实体肿瘤的抑瘤率为589%(P<001)。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杂交育种手段选配组合,经多年系谱选择,育成了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该品种经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表明优异,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表现丰产、稳产、优质、抗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农科所利用现代与常规育种技术组配的杂交组合鲁麦 2 3×临 90 - 1 5。经多年系谱选择 ,育成了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 2号 ,它集中了双亲大穗大粒、成穗多、优质、抗倒、抗病等优良特性 ,产量结构三因素均衡发展 ,适于超高产地块高效种植。 2 0 0 4年 7月获临沂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节水麦田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与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关键,合理配比施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7.29~21.25千克,五氧化二磷8.10~10.30千克,氧化钾4.77~8.68千克,并明确了不同条件下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