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64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101篇
  218篇
综合类   726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91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降雨径流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雨径流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外营力,研究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水土流失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1909—2005年(缺1943—1952年)长序列观测资料,运用游程理论、Mann-Ken-dall检验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的面平均降雨量、径流深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7 a来,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多年平均面雨量501.7 mm、径流深106.3 mm;面平均降雨量及径流深的正游程平均长度分别为1.7 a和2.1a,均小于其负游程平均长度2.0 a和2.7a,整体上降雨、径流更容易出现连枯年份;面平均降雨量和径流深无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均可分为3个丰水段、1个平水段和3个枯水段;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降雨与径流关系可分为1909—1915年、1916—1927年、1928—1978年和1979—2005年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2.
选择棉花覆膜滴灌条件下长期连作棉田这一本区域典型的耕作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在石河子灌区设置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定位监测试验,采用定位定时分层取样技术研究北疆滴灌棉田土壤盐分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花整个生育期土壤盐分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分区(脱盐区和积盐区)分布特征,膜内0~40 cm土壤盐分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脱盐效果显著,而膜外0~40 cm土壤盐分呈持续积盐趋势,40 cm以下各土层盐分变化幅度不大;土体垂直方向40~60 cm土层形成一个积盐区;各土层盐分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加大,土壤积盐率迅速降低;监测表明0~40 cm耕层土壤存在碱化倾向,土壤pH值年均递增0.09,年均积盐0.36 g/kg,照此积盐速度,轻度盐渍化耕地达到强度次生盐渍化水平(总盐含量20~30 g/kg)需要40~70年,达到中度次生盐渍化水平(总盐含量10~20 g/kg)需要15~40年。  相似文献   
993.
1应用背景我国拥有大量的民用建筑屋顶资源,屋顶光伏发电前景十分广阔,将光伏发电应用到农村地区,既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又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规模,对于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备采购成本较高,加之管理经验不足,阻碍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搭建光伏发电试验平台,选取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发电量及发电效率影响因素,并基于TRNSYS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建模,模拟其运行特性,对系统规模化建设运行与成本回收进行分析,论证其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评估不同植保器械的农药喷施效率为水稻上农药减量控害和统防统治工作提供理论技术支撑.本研究参照NY/T 2677—2015《农药沉积率测定方法》,在广东省南雄市全安镇晚造直播水稻田开展农药喷施试验,分析了分别采用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飞机喷施的农药沉积率及雾滴参数.结果表明:在同一水稻生育期使用不同植保器械喷施...  相似文献   
995.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的基础.针对世界粮价飙升所引发的"粮食危机",我国的粮食安全又重新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在分析榆林市1949-2005年耕地资源变化的基础上,对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年际变化率及不同历史阶段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榆林市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1949-2005年,榆林市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生产具有根本的约束作用,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年际变化率的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农业科技投入不仅抵消了因耕地面积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而且可以使粮食总产出现较大增长,但耕地数量仍是稳定粮食总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有机肥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和DGGE分析法,研究施用化肥与不同来源的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均显著提高了花生的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其中以施用麸酸有机复混肥处理最高;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总量以施用鸡粪处理最高,其他处理差别不大;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PCR扩增及其产物DGGE分析表明,施用各品种有机肥较不施肥与施用化肥促进了土壤某些微生物量的提高,而施用不同有机肥品种促使不同种类微生物量的提高.故不同有机肥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乃至其多样性特征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东北3省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关系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人类对土地过度垦殖及不合理耕作利用的影响,水土流失正在成为制约我国东北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对历史资料甄别与整理的基础上,分析近代以来东北3省区人口、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的演变。结果表明:到20世纪中期,东北地区人口压力达到60-70人/km^2,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林草湿地被垦殖,森林覆盖率降到30%,垦殖率达30%,使区域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998.
土壤微生物活菌数与生物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伟  涂艳丽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85-2285
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对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活菌数进行计数,同时采用烘杀抽提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探讨菌数与生物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活菌数与生物量显著相关,放线菌活菌数与生物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9.
渭河流域6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河流域及其周边45个气象站点近60年的气温特征值,做空间插值、线性回归分析、气温突变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951~2009年间渭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的增温速率分别为0.252℃/10a和0.261℃/10a,年平均气温大于9℃区域所占流域总面积比,60年间上升34.78%;年平均最低气温大于3℃区域所占流域总面积比,60年间上升17.2%;2)年平均最高气温除1980s下降外,其余年代呈现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255℃/10a,其大于16℃区域所占流域总面积比,首先从1950s的46.27%下降至1980s的37.15%,而后又上升至2000年后的81.63%;3)年均温、年平均最低温和年平均最高温变化的转折点在1990年前后;4)气温日较差从1950s至1970s呈下降趋势,进入1980s后略有上升,其中气温日较差大于11℃区域所占流域总面积比,首先从1950s的55.96%下降至1980s的41.58%,而后又上升至2000年后的61.07%。  相似文献   
1000.
乳链菌肽是由特定乳链球菌产生的一种抗菌多肽,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目前世界上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防腐处理使用最广泛的细菌素。综述了有关乳链菌肽的有关信息,为对其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