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2篇
  17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环境变化下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新疆焉耆盆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运用非参数气候变化突变点检验(MK,Mann-Kendall-Sneyers test)、趋势分析方法(Mann-Kendall,MK),通过计算生态服务价值(ESV)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动态度,对新疆焉耆盆地近40 a(1973—2014年)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功能的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山区冰川面积的缩小是山区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3)平原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2004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整个研究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1973年85.86×108元、1977年94.46×108元、1994年84.15×108元、2004年89.40×108元和2014年96.47×108元,这与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趋势吻合。人类活动如长期开垦、扩大绿洲面积和有益的气候变化支撑(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是平原区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在山区,生态服务价值随着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绿洲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是人类开荒耕地、还林、还耕,以及人工栽培芦苇等活动和气候变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宁市的穆斯林民族占总人口的50%以上,对牛肉需求量较大。为了解当地民众的牛肉消费现状,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畜牧业发展,作者对伊宁市人口相对密集的5个城区,进行了1 000余份消费者随机抽样调查和牛肉消费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伊宁市家庭肉类消费以牛、羊肉为主,二者分别占总肉类消费量的43%和29%。消费者购买牛肉时,比较关注的因素包括牛肉质量、安全及价格等方面,能接受的最高牛肉价格与年龄和收入有关。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伊宁市5城区的牛肉市场具有较大的消费空间,肉牛业发展潜力巨大,该调查分析结果对中国相似地区肉牛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丹参种子  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观测  分别从生育时期种子活力地上部形态特征根部性状结实性状分析丹参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材料在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了DNA水平上的变异  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促进了幼苗的发育  开花期提前  促进了花苔长度和花蕾数的增加  抑制了叶片生长  总体上促进了根部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变异  除冠幅花轴长度外  增大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可为丹参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核农学报》2009,23(6):947-950
为探讨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丹参种子,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观测,分别从生育时期、种子活力、地上部形态特征、根部性状、结实性状分析丹参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材料在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了DNA水平上的变异;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了幼苗的发育,开花期提前;促进了花苔长度和花蕾数的增加,抑制了叶片生长;总体上促进了根部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变异,除冠幅、花轴长度外,增大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可为丹参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樟子松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为常绿针叶乔木,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良好,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和四旁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85.
杨二尾舟蛾又名杨双尾天社蛾、杨双尾舟蛾。近几年在53团胡杨林中发生严重,主要以幼虫危害胡杨树叶,严重时整棵树叶都被杨二尾舟蛾吃光,常常造成枝枯,甚至死亡。以往采用一般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年年防治年年危害。为此,我站2011年用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Bt)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活体水平验证新疆准噶尔乌头(Aconitum soongaricum Stapf)拮抗内生细菌XJAS-ZB-14代谢物对两种玉米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做活体实验,制备玉米叶片酶粗提物,测定叶片总蛋白含量,对比分析来自不同处理组酶粗提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抗病相关防卫酶系活性变化.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在α=0.01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处理组玉米叶片总蛋白含量和各防御酶活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XJASZB-14代谢物对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防效率分别达32.48;和65.16;.[结论]该菌株发酵液有对玉米大、小斑点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在玉米大、小斑点病菌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平欧杂交榛4个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伊犁河谷杂交榛示范园内,对拟推广的4个品种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制定杂交榛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和扩大推广面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ECA-PB0401光合测定仪活体测定了光合参数日变化特征、与光合速率相关的气象因子以及光合-光响应参数.[结果](1)3#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变幅最大,且忍受高温的能力较高;26#、28#和31#对高的光强忍耐程度较强;26#品种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最高;28#品种对光强利用的能力最高,羧化速率(CE)日变幅和日均值较其它3个品种大.(2)4个品种的Pn日均值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日均值及产量大小排序一致,均为28#>26#>3#>31#.(3)影响杂交榛Pn的主要气象因子主次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RH).(4)3#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都较26#高,对高光强的利用能力较强.[结论]26#、28#、3#三个品种具有较31#更强的推广优势,同时,26#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四个品种中,26#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最佳栽培品种,适宜栽植和规模化发展的生态区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龙牧806苜蓿的特征特性,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加工利用等方面总结其在天山北坡的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新疆野苹果的不同种下类型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是新疆伊犁地区的主要野生苹果种质资源,是中国苹果资源中的独特分支,加强该资源的研究对保护苹果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具有重大意义。对新疆野苹果的不同种下类型进行细胞学分类,探讨新疆野生苹果种下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自伊犁的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为研究对象,在4月初至4月中旬,选取其幼嫩的茎尖,采用改进的适合新疆野苹果核型分析的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压片,并根据不同种下类型染色体数目及其相对长度、平均臂比等核型指标,观察分析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染色体的核型特征。【结果】(1)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4条,所有种质染色体相对长度平均值为3.23 μm,属小染色体。从着丝点位置观察,多数类型均含有不同数量的m和sm染色体,个别类型只有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34=34m、2n=2x=34=30m+4sm、2n=2x=34=28m+6sm、2n=2x=34=32m+2sm等4种类型。从染色体长度观察,除了香酸野苹果和长柄红霞果以外,其他的类型均含有不同数目的长染色体(L)、中长染色体(M2)、中短染色体(M1)以及短染色体(s)等4种类型,没有发现随体。(2)染色体结构特征方面,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染色体的平均臂比为1.27-1.5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01%-63.39%。核型类型大部分为1A和1B型,也有个别的2A和2B;1A、1B、2A、2B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67%、37.5%、8.33%和12.50%。(3)进化趋势图显示,黄圆野苹果最为特殊,其核型不对称系数最高(63.39%),其进化程度最高,其次是霍城圆果野苹果和清香野苹果,小花野苹果的进化程度最低(56.01%);其余20个种下类型进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趋势较为集中;其中,大扁心野苹果的进化程度最低。(4)聚类分析显示,24个种下类型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9个种下类型,它们具有较高的核型特征相似性,大多数类型的平均臂比大于其他类型,结合进化趋势结果,发现它们的进化趋势比别的类群较高;第二类包括11个,核型类型大多数为1B、2A、2B;第三类4个类型,它们的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小,核型类型属于1A和1B,说明这类群的遗传相对稳定。【结论】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的核型特征有一定差异,根据核型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与传统分类方法比较,其揭示的种下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加明晰,聚类结果更能反映出类型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结合核型特征可初步判断种下类型的进化趋势,这对进一步研究新疆野苹果种下类型的系统进化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渣场环境条件下植被自然恢复极其困难.石灰岩渣场因成土母质等具有其独特性,在一般客土喷播技术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其特点探求适宜的植被恢复方法.[方法]该研究模拟渣场表面灌浆处理后客土喷播植被恢复的过程,通过后期观察植被恢复及养分流失情况,比较3种渣场灌浆深度(15、30、45 cm)的植被恢复效果,并结合技术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