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3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以湖北百合和大花卷丹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进行核型和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百合、大花卷丹染色体数均为2n=2x=24,其中湖北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m+2sm+18st+2t属于3B型,大花卷丹核型公式为2n=4m+10st+10t属于3A型。Pn、Tr、Par比较发现湖北百合高于"大花卷丹",Co、Ci比较发现大花卷丹高于湖北百合。综合比较,大花卷丹午休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2.
田鑫 《草原》2011,(10):79-80
  相似文献   
93.
为探讨当归对自身以及黄芪和工业大麻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在0.001、0.005、0.010 g/mL 3种浓度处理下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自身和黄芪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合成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005 g/mL处理可提高工业大麻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化感效应指数分析表明,当归有明显的自毒作用,其对黄芪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工业大麻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弱,建议生产上用工业大麻和当归轮作,以缓解自毒作用引起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4.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20多年实生选育的系列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广核桃的种植区域,加快核桃抗寒品种选育进程,以金薄香1~8号、金薄丰1号、优株181为试材,在常温、-15℃和-25℃条件下,分别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和膜脂相变、膜脂过氧化、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枝条的组织结构与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木质部所占比例越大,品种的抗寒性越强,不同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有较大差异;低温胁迫处理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SOD,POD活性表现出"低—高"的趋势,与相对电导率变化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但不同品种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运用SA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初步得出10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金薄香4号、金薄香6号、优株181、金薄丰1号、金薄香2号、金薄香7号、金薄香3号、金薄香1号、金薄香5号、金薄香8号。  相似文献   
95.
王崑  马春旭  郑伊含  田鑫  洪丽  刘丹 《水土保持通报》2023,43(4):220-228,326
[目的] 探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为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采用MSPA分析结果拓扑叠加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综合得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结合重力模型进行重要度划分;从源地补充、廊道补充、增补踏脚石三方面进行生态网络结构优化。[结果] ①根据MSPA分析结果,牡丹江市核心区域面积在景观类型中比例最高,为87.41%,其中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②牡丹江市域内有主要生态源地10处,次要生态源地6处。③牡丹江市域内潜在重要生态廊道16条,一般生态廊道104条。④优化前生态网络闭合度(α指数)为0.53,优化后为0.66;网络连接数(γ指数)优化前为0.69,优化后为0.77,线点率(β指数)优化前为2.0,优化后为2.26。[结论] 综合MSPA分析法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运用,有助于生态网络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提升。  相似文献   
96.
田鑫  钟程  李性苑 《北方园艺》2019,(11):80-85
以湖北百合鳞片为试材,采用9种不同培养基接种,获得诱导愈伤组织最佳配方为MS+6-BA 1.0mg·L^-1+NAA 0.1mg·L^-1。以该配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诱变材料,先后分别用NaN3(1、2、3mmol·L^-1)处理(3、4、5h)、EMS(0.2%、0.4%、0.6%)处理(1、2、3h)愈伤组织,对诱变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用0.4%NaCl胁迫处理0~12d进行盐胁迫筛选,以期获得复合诱变处理后的最佳耐盐浓度。结果表明:3mmol·L^-1的NaN3处理3h达半致死,诱变率达46.7%,使用0.4%EMS再次诱变3h达半致死,诱变率达53.3%。复合诱变测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始终高于对照。因此,在盐胁迫复合诱变筛选的湖北百合的新陈代谢水平较高,表现出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7.
以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两种激素(NAA、6-BA)浓度配比对不结球白菜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而后研究不同浓度(0.4%、0.6%、0.8%)EMS诱变剂和不同处理时间(2 h、4 h、6 h)对不结球白菜愈伤组织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 d苗龄的子叶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以4.0 mg/L 6-BA和0.2 mg/L NAA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以3.0 mg/L 6-BA和0.4 mg/L NAA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最佳;EMS对不结球白菜愈伤组织最佳的浓度是0.6%处理4 h。诱变后检测植株的相关酶活性均有明显增加,表明EMS诱变获得植株的抗热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