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科学   34篇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柴油机气缸套应变的动态测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湿式气缸套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动态测试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一套湿式气缸套应变的动态测试方案。通过对4100QB型柴油机进行测试试验,分析了气缸套变形的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根据道路车辆对OBD系统的要求,以ISO-15765协议为基础,提出了发动机ECU和OBD诊断仪通讯的底层驱动程序设计方案。使用英飞凌TC1728的CAN模块完成故障诊断底层通讯驱动程序设计,上层诊断策略通过Simulink搭建。在YN33柴油机和自主研发的ECU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故障诊断通讯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柴油机气缸套的热负荷问题,在不同工况下采用热电偶法实测了4100QBZL柴油机湿式气缸套内壁面关键点的温度值,分析了气缸套的工作温度随发动机转速以及负荷的变化关系及其温度分布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各缸温度值随着负荷与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第3缸测点温度高于其它3缸温度;在最大转矩工况下气缸套的工作温度最高达120.2℃,位于在3缸气缸套内壁面的上部。  相似文献   
14.
利用CAD软件对增压器各部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形,并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叶轮大小叶片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叶片的各阶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还考虑了应力刚化和旋转软化对运动状态下叶片固有频率的影响,通过增压器工作转速分析了叶片的共振频率,为增压器叶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5100QB型柴油机的平衡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 DEAS三维实体造型软件的参数优化技术,建立了 5100QB农用柴油机曲轴飞轮总成的三维模型。通过对 5缸柴油机的平衡性计算,分析了现有 5缸柴油机平衡性存在的问题,并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对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卧式柴油机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自主开发的2D25卧式柴油机,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了主轴承润滑仿真模型,在考虑内燃机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轴瓦与轴颈粗糙度的基础上,研究了轴承间隙、轴承宽度、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的4个结构参数中,轴承间隙和轴承宽度对主轴承润滑特性影响较大,是主要影响因素,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是次要影响因素。随着轴承间隙的增加,轴承平均载荷、轴承平均弯矩、峰值油膜压力和平均机油流出量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和平均摩擦功耗降低。随着轴承宽度的增加,轴承平均载荷、轴承平均弯矩、峰值油膜压力和平均机油流出量减小,最小油膜厚度和平均摩擦功耗增加。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对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VNT与EGR耦合对不同气压下燃用含氧燃料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VNT)与含氧燃料掺烧技术结合,可拓宽EGR的适用工况,提高空燃比,既有助于解决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与微粒(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的矛盾,也有利于减小海拔上升导致的柴油机性能恶化的程度。选择EGR与VNT耦合的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研究机型,将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按一定比例与柴油混合成生物乙醇柴油(biodiesel-ethanol-diesel,BED)燃料,利用大气模拟系统,在100和80 k Pa的环境下,试验研究VNT与EGR对含氧燃料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氧燃料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随着VNT开度和EGR率的增大以及大气压力的降低而变差,在大气压力为80 k Pa、转速为2 200 r/min工况下,VNT开度从22%增大到28%扭矩平均降低3.8 N·m,比油耗平均增加4.2 g/(k W·h),EGR率每增大5%扭矩平均降低0.8 N·m,比油耗平均增加1.5 g/(k W·h),大气压力从100降低至80 k Pa时扭矩平均降低3.4 N·m,比油耗平均增加4.9 g/(k W·h);VNT开度从22%增大到28%时NOx平均减小15%,EGR率每增大5%时NOx排放平均降低12%,大气压力从80增大到100 k Pa时NOx排放平均增加11%;VNT开度从22%增大到28%烟度的平均增幅为175.3%,EGR率每增大5%烟度的平均增幅为331.9%,大气压力从100降低至80 k Pa时烟度的平均增幅为96.6%。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柴油机多次喷射相互干扰或重叠对喷油器、控制器以及发动机性能造成影响。该文选取大、中、小负荷3种工况,进行了预喷与主喷不同程度重叠对喷油器驱动电流、柴油机缸内燃烧及排放性能影响的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喷与主喷重叠时,喷油器的最大提升电流达到39 A左右,约为喷油器规定电流的2倍,极有可能对喷油器及控制器造成损坏;重叠度在0以上时,喷油器处于连续开启状态,2次喷油合并为1次喷油,预喷效果消失,燃烧滞燃期延长;重叠度0与-50%相比,3种工况的着火延迟角度分别增加4.1、4.8和5.2 °CA,增幅分别为86.7%、115%和99%;随着滞燃期延长,燃烧始点推迟,缸内压力及燃烧温度升高,燃烧噪声增加,排放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预喷与主喷重叠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喷油脉宽评估方法的多次喷射干扰抑制策略,并进行了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抑制系统监测到预喷与主喷会发生干扰或重叠时,控制策略能够协调预喷在合理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喷射;当预喷不能满足喷油角度释放条件时,抑制策略通过控制状态字有效关闭预喷。研究结果可为柴油机多次喷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缸套承受不均匀的热负荷而产生的失圆变形,主要影响缸套与活塞组件间的密封、摩擦/磨损以及排放性能。控制缸套的变形与失圆,对降低机油耗,改善摩擦性能以及降低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应用流固耦合传热方法,建立了缸盖-冷却液-缸套-缸体耦合传热模型,在对冷却液流动特性以及缸套、缸盖关键点温度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缸套的稳态传热温度场分布以及热态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受各缸冷却水套流动与热负荷不均匀的影响,各缸缸套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从缸套顶部到底部温度逐渐降低,相邻两缸间的缸套顶部温度高于其他部位,最高温度出现在3、4缸间的缸套顶部;各缸缸套综合热变形是不均匀的,1、4缸自由端综合热变形较大,最大综合膨胀变形位于第4缸90°位置(飞轮方向),最大综合收缩变形位于第1缸90°位置(1、2缸间);缸套不同截面径向变形呈现与综合变形不同的变化趋势,缸套中部与冷却液接触,主要呈现膨胀变形,上部与下部受缸体结构约束,膨胀变形较小;各缸呈现不均匀的"豌豆"形径向变形,其中2、3缸对称,1、4缸对称;缸套主推力面与次推力面径向变形量相对较小,各缸的变形差异也较小。  相似文献   
20.
瞬态工况下,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VNT)开度的调节对柴油机增压压力、扭矩响应及污染物排放具有较大影响.为优化瞬态工况下VNT开度,实现瞬态工况下柴油机与VNT的协调控制,该研究以配备VNT的高压共轨柴油机为对象,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负荷1、3和5 s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