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166篇
  196篇
综合类   877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473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了提高竹浆性能和减少环境污染,对福建丛生小径竹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延伸改良连续蒸煮(EMCC)和常规硫酸盐法蒸煮(CKC)的研究。结果表明,EMCC蒸煮通过分段加入蒸煮药液和在逆流段进行药液置换,比CKC具有更高的脱木质素选择性。在蒸煮相同卡伯值的竹浆时,EMCC浆比常规硫酸盐浆(CK浆)具有更高细浆得率、较低粗渣率、更高粘度和更好强度性能。在相同的打浆度下,EMCC浆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都比常规硫酸盐浆高。  相似文献   
102.
红锥等5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2004年,在中山市5个点进行红锥等5个阔叶树种生态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适合在中山生长,地点、树种间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树种间比较以红锥和格木生长最好,山乌桕较差;地点间比较以南朗立地树种生长最好,坦洲立地生长最差。文中还分析了5个树种早期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103.
松香酰胺在中性造纸施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松香与异腈酸的酰经反应在100-150℃下合成了三个松香酰胺,并应用它们到中性造纸松香乳酸,PH4-8的抄造试验表明这些松香衍生物在这个PH范围内具有高的施胶效果。松香酰结构与酰胺化度对施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最近,绥宁县对全县毛竹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丰产培育的竹林,平均每公顷新增立竹1800株,平均胸径8.5厘米。当年每公顷产冬笋1125公斤,春(退)笋3300公斤,每公顷产值达2.1万元,效益是丰培前的2.3倍。  相似文献   
105.
围绕四川竹业资源培植需求,对8个丛生竹竹(品)种引种栽培3 a的生长性状变化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从立竹胸高断面积、竹丛篼幅及冠幅的变异系数变化,探讨了竹丛生长的营养空间拓展及其立地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丛生竹造林3 a的生长增殖已正常地表现出丛生竹无性系种群增长及结构动态,竹林已具备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3S、数据挖掘、基于COM的B/S模式和Web技术等几个角度阐述了上述4种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状况,分析总结了3S技术在林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信息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几个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07.
以张掖市2003年退耕还林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为例,着重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荒地造林质量较差的原因,估算了其结果给国家和群众造成的损失,得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要求农民完成一定比例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的政策在河西走廊中部不适合推广的结论,提出了在河西走廊中部荒山荒地造林应因地制宜,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与"封"相结合,并制定奖励政策,加大在荒山荒地造林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荒山荒地造林质量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以湖南省会同县的杉木为例,研究了直径生长率与树高生长率、材积生长率的相关关系。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建立了杉木单木竞争生长量模型,回归拟合出树高生长指数κ的相关模型作为中介模型,推手出了杉木直径生长率、树高生长率、材积生长率的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09.
接种用松材线虫分离种群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10月以来开展了“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育种技术的开发”的项目工作,为选拔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树,确保接种用的松材线虫虫源,对松材线虫分离种群的繁殖、致病力和增殖能力作了研究。对不同地区采取由松材线虫致死的19棵当年枯死木样品,用贝曼漏斗法从中分离出19个松材线虫分离种群,在25℃条件下,成功培养16个分离种群。在2a生黑松苗上进行接种,测定松材线虫的致病力。55d后在野外试验区的感病率为26.1%~97.6%,大棚试验区的感病率为84.4%~100%,野外与大棚内的加权平均感病率差20%以上,显示出松材线虫致病力由气温增高和土壤干燥而增强。分别对16个分离种群以相同的接种头数在PDA培养,其繁殖面积的快慢不同;以大量繁殖为目的,在同量的小麦培养基中以相同的接种量,各自的繁殖量也不同,每培养皿的繁殖量为98万~176万头。根据试验结果,选用致病力最强、繁殖力较强的广朱3B松材线虫分离种群作为接种用松材线虫的接种虫源。  相似文献   
110.
鹅掌楸种源遗传变异和选择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鹅掌楸全分布区内抽样15个种源,于长江中下游5省区按统一试验设计营造种源试验林,7年生时全面测定其树高(H)、胸径(DBH)、冠幅(RC)等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6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地点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对环境反映灵敏,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H、DBH和材积(V)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03、0.526、0.521,受较强的遗传控制;RC受遗传控制程度相对较低(H^2=0.301)。相继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分析和幼成龄相关分析,分析结果为种源选择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多点综合选择选出黎平、伤痛永两个优良种源,遗传增益11.8%。单点选择分别选出1-3个丰产种源,遗传增益达15.4%-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