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施液态CO2法,研究了CO2肥对保护地茄果蔬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并探讨了CO2与光合作用的关系、CO2肥增产的可能机制和CO2肥施放应注意的事项.结果表明:1)施放CO2肥,能改善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生存环境,极显著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其生理代谢机能.2)施放CO2肥,能极显著或显著地增加茄果类蔬菜的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和果实的纵径等生长发育性状,极显著地提高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平均坐果率、单株坐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实现最终的极显著增产.3)CO2肥对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因种而异,总体看来,辣椒>茄子>番茄.4)CO2肥对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促进效应表现为细胞的伸长和纵向生长效应大于细胞的增殖和横向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小麦对低浓度NaHSO3的响应及其机理,以京411和小偃54及其单粒传杂交后代稳定优选株系6号、7号和10号及扬麦14号和1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光合性能对低浓度NaH-SO3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浓度NaHSO3对小麦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极显著增加京411和扬麦16的Pn,显著增加扬麦14的Pn,而对其他基因型小麦的Pn影响不大。从小麦光合性能指标看,被低浓度NaHSO3促进指标和程度较多的基因型是京411和扬麦16,受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是气孔导度(Gs)和非荧光化学淬灭(qN)。推测,低浓度NaHSO3可能通过增加小麦叶片气孔导度和增强PSII的光保护能力来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包括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其牵涉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许多学科共同来推动其发展。本文根据笔者近年聆听的会议报告和参加的讨论交流,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实践,简述了植物生命科学研究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动向,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稻剑叶角度与氮素营养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剑叶角度是构成水稻理想株型的重要指标和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水稻剑叶角度与氮营养效率的关系研究,为水稻塑造理想株型和提高氮营养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法,以不同年代的9个典型稻种资源为材料,设置不施氮(0 kg/hm2尿素)、正常施氮(240 kg/hm2尿素)和高施氮(480 kg/hm2尿素)3个施氮水平,于水稻灌浆期测量剑叶角度、各器官含氮量和土壤含氮量,进行剑叶角度与氮营养效率间的相关分析与函数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剑叶角度和氮营养效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且随施氮水平而异。剑叶角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不施氮下的基因型间差异明显小于正常施氮和高施氮。剑叶角度与氮利用效率、土壤氮生产力、植株氮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氮营养效率间存在极显著正或负相关。氮利用效率、土壤氮生产力、植株氮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随剑叶角度呈显著的对数递减,顺序为植株氮生产力>氮收获指数>氮利用效率>土壤氮生产力。因此,在生产上可根据水稻剑叶角度来预测氮营养效率,并以其为依据实时地调控氮肥运筹来实现氮营养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低氮(20 mg/kg)、中氮(40 mg/kg)和高氮(60 mg/kg)3个氮素水平下,测定和比较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的氮素吸收效率(NAE)。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的NAE随氮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NAE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随氮水平而异。低氮下,陆稻NAE显著低于水稻;高氮下,陆稻NAE极显著低于水稻;而中氮下,两者的NAE未达显著差异。低、中氮下,古老地方品种NAE显著低于现代育成品种;高氮下,古老地方品种NAE极显著低于现代育成品种。低氮下,杂交组合NAE显著高于常规品种;中、高氮下的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的NAE未达显著差异。3种氮水平下,籼、粳稻NAE无显著差异。低、中氮下,粘、糯稻NAE无显著差异;高氮下,粘稻NAE极显著高于糯稻。  相似文献   
16.
在陇东旱塬区进行了小麦、玉米田机械化深松整地与当地传统耕作整地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机械深松对陇东旱塬区耕层土壤蓄水保墒性能及小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夏季深松整地后,较常规翻耕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2.32百分点,蓄水量平均增加140.1 m3/hm2;土壤容重下降0.037 g/cm3,降低3.19%;折合产量5675.70 kg/hm2,较常规翻耕增产596.10 kg/hm2,增产率11.73%.玉米深松整地后,较常规翻耕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2.01百分点,土壤蓄水量增加80.85 m3/hm2;土壤容重降低0.065 g/cm3,降低5.40%;折合产量10971.9 kg/hm2,较常规翻耕增产1265.7 kg/hm2,增产率13.04%.说明小麦收获后夏季深松蓄水保墒和增产效果较好,玉米田深松整地适期为秋季玉米收获后覆膜前.  相似文献   
17.
修枝截干对二球悬铃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修枝截干和自然生长的二球悬铃木中部当年向南枝顶的完全展开叶进行单叶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修枝截干和自然生长的二球悬铃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最高峰发生在11:00,次高峰在15:00,光强最大时(13:00) Pn最低,即两种生长状态下都受到光抑制.修枝截干二球悬铃木Pn[μmol(CO2)·m-2·s-1]的最高峰为12.16,次高峰为9.21,最低谷为6.47,分别比自然生长高27.06%、69.93%和159.84%,这暗示修枝截干可促进光合作用,减轻光抑制.修枝截干的Pn-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响应可拟合为Pn=12.30(1-1.135 3e-0.030 2PPFD/12.30)(R2 =0.989 1**),自然生长的为Pn=10.92(1-1.130 7e-0.030 5PPFD/10.92)(R2 =0.984 9**),修枝截干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光合幅度的估算值分别为12.30 μmol(CO2)·m-2·s-1、51.67 μmol·m-2·s-1、1 927.32 μmol·m-2·s-1和1 875.65 μmol·m-2·s-1,分别比自然生长提高12.64%、17.33%、13.85%和13.76%,这意味着修枝截干可提高单叶对光能的利用.修枝截干的Pn-CO2浓度(Ci)响应可拟合为Pn=11.96(1-1.471 6e-0.028 7Ci/11.96)(R2=0.982 4**),自然生长的为Pn=10.70(1-1.465 7e-0.029 2Ci/10.70)(R2 = 0.981 0**),修枝截干的Pmax、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及CO2幅度估算值分别为11.96 μmol(CO2)·m-2·s-1、67.54 μmol·mol-1、872.02 μmol·mol-1和804.48 μmol·mol-1,分别比自然生长提高11.78%、-27.44%、0.39%和3.73%,说明修枝截干可增强叶片对低浓度CO2的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大米生产的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结合鄱阳湖区得天独厚的条件 ,提出了鄱阳湖区发展绿色大米产业的总体目标及效益、实施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光强对水稻叶色白化突变体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水稻叶色突变体——高光A和9522中脉白苗期对光强的响应,在光照培养箱中采用遮光法,观测了6种光强下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出叶速度、苗高和叶绿体色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生长期内,各种光强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龄和苗高均小于野生型,且高光A比9522中脉白对光强更敏感.高光强下的高光A叶片白化表现最明显,而9522中脉白的叶片白化最明显表现在低光强.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绿体色素含量与野生型差异最小时的光强均为90001x,但高光A和9522中脉白的差异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21000lx和18000lx,这为今后深入研究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玻璃温室增温法,以性状感热指数为指标,研究了剑叶抽出后高温对8个杂交稻新组合植株性状的影响及耐热性评价。结果表明,杂交稻新组合的株高、茎基粗、主茎绿叶数、倒1叶和倒2叶长、宽、夹角及面积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以植株性状的感热指数为指标的聚类分析显示,Ⅱ优50329为感抗,Ⅱ优551、天丰优551和Ⅱ优225为中抗,茶优99082、03A/999046、跃丰6A/R225和振优99082是强抗,为各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