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阐述霸王幼苗耐受风沙流胁迫的能力及其阈值,为揭示霸王幼苗遭受风沙流胁迫致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霸王1年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风沙环境风洞中模拟风沙流胁迫条件,以风速表示胁迫程度,即分别在0,8,11和14m/s风速条件下吹袭20min,依次表示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风沙流胁迫处理,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叶片叶绿素以及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在重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APX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而SOD和CAT活性略有增强,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一定程度损伤,但未引起渗透胁迫,APX和POD通过清除活性氧,降低了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的氧化损害;重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严重损伤,引发SOD和CAT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大,细胞液外流,渗透胁迫严重,最终使幼苗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62.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平衡对于恢复和重建绿洲防风固沙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制的Lysimeter场的工作基础上,应用其研究结果,探讨了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步骤及Lysimeter场的研究结果在固沙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密度的确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干旱区盐碱地草坪建植的坪床土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干旱区盐碱地草坪建植中,淡水洗盐可降低土壤含盐量,洗盐灌水量不与盐分的淋溶量成正比。土壤全盐量为2.0%的硫酸盐型土壤,1次洗盐灌水量为0.09~0.18m3/m2,即可将土壤全盐量降至1.3%以下。种植3年紫花苜蓿后,0~30cm土层的Mg2+离子下降55.1%,K++Na+离子减少79.0%,Cl-离子下降95.86%,土壤全盐量下降77.05%,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有机质含量增加。覆沙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覆沙厚度增至2cm时,土壤盐分明显下降。覆沙厚度增至4cm后,再增加覆沙厚度,土壤盐分下降幅度无明显增加。干旱区草坪建植的覆沙厚度应在2~4cm之间。  相似文献   
64.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工程改良、生物种植改良、养殖业发展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三系统”治理盐渍化土地技术把“食物链-生产链-产业链”有机地连成一条主线,实现了农林牧互促相长的盐碱地治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干旱区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中实施4a来,使土壤含盐量降低40.6%-76.3%,土壤有机质增加29.2%左右,土壤孔隙度提高4.28%,全氮增加11.7%;示范区粮食产量增加了69.13%,示范农户经济收入增加23.37%。  相似文献   
65.
通过固沙植物材料选育和新型机械沙障的研制开展民勤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材料研究,结果表明:①民勤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源种子质量好,育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良好,苗木耐盐性较强,可作为民勤沙区固沙造林首选的种源梭梭材料;②固沙小灌木沙蒿(Artemisia arenaria)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较强,沙土出苗率最高,是沙区飞播造林较为理想的固沙伴生植物新材料;③研发的棉杆沙障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且沙障就地取材、无污染,设置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结构和规格的沙障进行设置.因此,棉杆沙障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干旱区工程治沙措施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66.
探究荒漠绿洲系统中气象、水文、农业、社会经济及综合干旱形成的原因,可为干旱环境与水循环研究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21个指标,对甘肃民勤荒漠绿洲的干旱驱动机制进行多层面和多角度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蒸发量和平均温度是引起气象干旱的主要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853%;水文干旱受制于民调水量和出库水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190%;农业干旱主要是由耕地面积与有效灌溉面积增大所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179%;工业用水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成为社会经济干旱的驱动要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582%。综合干旱层面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8.255%,准确反映干旱环境的形成原因,年蒸发量、平均湿度、地表供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出库水量、民调水量、上游来水量、水利财政支出等因素是民勤荒漠绿洲干旱的主要驱动力来源,其对干旱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地下水开采量出库水量地表供水量民调水量年蒸发量平均湿度上游来水量地下水位水利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