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8篇
  7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以昆明小白谷和大理早籼杂交培育的孕穗期耐冷性重组近交系(RIL)为材料进行籼粳稻区水稻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1)籼粳稻区株高、穗下节长、穗长和总粒数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2)籼粳稻区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冷凉粳稻区株高与结实率等性状密切关性;相反高温粳稻区穗颈长与穗部4个性状达极显著或显著相关。(3)遗传研究表明对低温和高温均敏感的穗颈长和结实率受主效基因控制,多数弱耐冷单株的耐热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32.
用不同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珍汕97A、D奇宝A、Ⅱ-32A、金23A等对236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遗传背景的部分云南软米稻种资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中有恢复能力的种质资源占12.0%,保持的占6.3%,而大部分属半恢半保类型。还讨论了云南软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如何利用这些软米水稻恢复和保持品种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农谚浅释     
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源远流长,它短小精炼,简捷明快,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有些农谚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又没有明确界限。一句农谚说明一个问题,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原理,即使在现代,对于指导我们的农牧生产仍有重要的意义。从本期起,本刊在《农家服务社》栏目内增设"农谚浅释"篇,刊载民间广为流传的农谚,并邀请有关专家对农谚中的科学原理作简要注释,供读者欣赏、实践、体验。同时,欢迎广大农民朋友、热心读者收集当地农谚,尽量加以科学注释,赐稿予本刊。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使这一古老的农耕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34.
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山高坡陡,人口密度大,垦殖率高,暴雨多且强度大,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大、群众生活贫困、迫切需要加强治理的地区之一。在介绍贵州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水土保持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展望,即加强自然免耕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气候变化—植物响应—侵蚀过程—环境质量演变的耦合关系研究、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加强对坡耕地治理的研究、加强工程措施的后续维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5.
选择5份云南地方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和6份自育香型软米保持系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配制成30个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云南香型软米11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出糙率、精米率和碱消值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加性效应、母体显性效应的共同控制.整精米率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垩白度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的影响.11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率以种子直接遗传率为主.此外根据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亲本在育种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6.
为水稻转基因育种和突变体库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以粳稻C418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察不同基础培养基(N6、MS、MSN、NMB、NB、MB和NBD)和生长素2,4-D浓度(1mg/L、2mg/L和3mg/L)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将继代培养获得的优良愈伤组织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并考察适宜的共培养时间以及不同抗生素(头孢霉素、氨苄霉素和m潮霉素)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以建立北方骨干粳型恢复系C418转基因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基础培养基NBD+3mg/L 2,4-D处理粳稻C418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0.38%,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最佳;水稻愈伤组织共培养2d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最多,筛选培养基中降低头孢霉素浓度并添加氨苄霉素可提高水稻愈伤组织分化率。通过培养基类型、激素浓度、共培养时间及抗生素种类的最佳组合,成功建立北方骨干粳型恢复系C418转基因再生体系,即水稻外植体经次氯酸钠处理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NBD+3mg/L 2,4-D,获得愈伤组织,再用农杆菌悬浮液(含目的基因)侵染愈伤组织,最后获得含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37.
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内部资源优势、发展限制及外部政策机遇、资源管护威胁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发展问题及对策,包括外围推进森林培育工作和提高林分质量工作,于内践行创新驱动和科技兴场等。以期落实林场发展创新的基础建设保障、强化个人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和大力建设弘扬森林文化。  相似文献   
38.
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来自5个不同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和自主选育的6个香型软米保持系材料,按照NCⅡ交配设计,对其F1代11个主要经济性状作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除剑叶长、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基因加性效应不明显,剑叶宽和每穗总粒数的非加性效应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亲本加性效应对每穗总粒数、剑叶宽、株高、千粒重和有效穗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穗长和剑叶长的性状表达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全生育期则受来自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除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剑叶宽的性状表达主要受保持材料影响外,其余多数性状主要受地方香型软米资源控制;八宝谷、豪木允、豪木吕和文香25B的大多数性状具有较好一般配合力效应,可能是转育优质杂交水稻亲本的理想材料;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是:株高、剑叶宽、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全生育期、有效穗、单株产量、穗长、结实率、剑叶长和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3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碳循环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综述了我国土壤有机碳库、碳循环机制、固碳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土壤碳循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农业土壤地力提升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0.
长期施肥对西南黄壤有机碳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阐明长期施肥对西南地区黄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探讨土壤可持续利用培肥模式,从1995年起采用10种施肥模式(CK、1/4 M+3/4 NPK、1/2 M+1/2 NPK、M、NPKM、NPK、NK、N、NP、PK)对贵阳市小河区玉米地黄壤进行处理,分析了各施肥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有机肥年限延长,土壤有机碳总体呈增加趋势,而施化肥表现出下降趋势,无机肥配施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用明显。不同施肥模式有机碳平衡变化很大,施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平衡量均为正值,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也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不施肥和施用化肥处理的有机碳平衡量均为负值,各施氮处理(NPK、NK、N、NP)间有机碳平衡量差异不显著(p值为0.08),但与不施氮处理(PK)的有机碳平衡量存在差异显著(p0.01)。黄壤有机碳平衡量与系统总碳投入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995),维持黄壤有机碳平衡所需的最低碳投入量为每年2.57 t hm-2。施有机肥处理中,玉米产量与有机碳含量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2均大于0.6);而不施肥或施用化肥处理中,二者的相关性较差(R2均小于0.3)。以上结果说明,研究区黄壤中有机碳还没饱和,仍具一定的固碳潜力,施有机肥,尤其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