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5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林业   611篇
农学   401篇
基础科学   496篇
  212篇
综合类   2173篇
农作物   450篇
水产渔业   323篇
畜牧兽医   1231篇
园艺   353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邱硕  肖志刚 《农业工程》2016,6(5):65-69
围绕以物性设计主导淀粉再造体食品品质国际研究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粳米淀粉为结构再组装对象,双螺杆挤压机为反应器,大豆L-α-磷脂酰胆碱(L-α-PC)为质构调节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模型,以L-α-PC质量分数、物料含水率、机筒温度和螺杆转速为输入变量,以重组米的崩解值为响应变量,建立的挤压数学模型可应用于重组米的生产,为重组米工业化生产的质构调控提供参考,从而制得能够满足特殊人群使用需求的挤压重组米。得出的重组米崩解值较佳时各变量分别为:L-α-PC质量分数0.47%、物料含水率31.5%、机筒温度76.8 ℃、螺杆转速163.9 r/min,崩解值为1 235cp。   相似文献   
202.
为了提高米糠多糖得率,将挤压与超声方法联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酶法提取米糠多糖的挤压工艺条件和超声波处理条件,并构建了超声波处理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物料含水率20%、挤压温度115℃、螺杆转速120 r/min的挤压条件下,获取的米糠经酶解后,在处理时间21 min、超声波功率117W、处理温度72℃、液料比为8.7 mL/g的优化条件下,米糠多糖得率可达7.18%.  相似文献   
203.
类受体激酶基因Os SIK1具有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增强水稻对于干旱和盐胁迫抗性的作用。为了丰富可利用的作物抗旱基因,获得具有较高抗旱水平的玉米新种质,通过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法,将水稻类受体激酶基因Os SIK1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并对转化株进行卡那霉素筛选及T1、T2、T3的PCR及Southern Blotting杂交等分子检测,获得转化植株并在T3获得转基因纯合株系。对T3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对照以16.1%的PEG模拟水分胁迫进行抗旱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水分胁迫处理下,转基因玉米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了7.4%~19.8%,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3%~106.9%,SOD活性上升45.8%~93.4%,而转基因玉米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下降了35.4%~58.1%,MDA含量下降了25.7%~50.4%,说明转Os SIK1基因玉米植株抗旱性得到提高,其中,5个转化株系与对照在抗旱性方面有显著差异,且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综上所述,研究最终获得5个转Os SIK1基因玉米株系,并证明导入水稻Os SIK1基因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4.
以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为研究对象,采取纸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培养质量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人才培养单位、人才使用单位、人事部门和学员自身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从而得到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障问题的一些结论,以期促进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5.
毛竹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对碳贮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集约经营毛竹林地土壤团聚体的测定,结果表明毛竹林地3个土壤层次各粒径团聚体分布特征为>5 mm的含量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占总团聚体的比例为26.39%~42.38%;其次为1~5 mm含量,占14%~18%;<0.25 mm的含量最小,占2.31%~6.73%。毛竹林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平均值为0.90 mm,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毛竹林地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与0.25~3.15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与>3.15 mm和<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关不显著。毛竹林地0~20 cm土壤层中,分布在>5 mm和3.15~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中的有机碳比例分别为14.86%和11.26%,低于20~40 cm和40~60 cm土壤。这也说明,长期集约经营毛竹林后,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6.
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选择是两系杂交稻制种成败的关键,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制种不同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的适宜气候区域与时段能够为两系杂交稻制种提供决策支持。运用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Basic6.0,通过对气象站点的温度、降雨量、湿度等历年气象资料进行预处理,借助于XML进行合理的存储,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集成二次开发的思想应用于可视化编程中,设计开发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湖南省50a的气象资料,依据该系统确定了湖南省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适宜区域与时段。结果表明,决策系统运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系统具有较好的决策功能。该系统可为两系杂交稻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7.
棉花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中绒陆地棉目前仍是我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包括早熟陆地棉、早中熟陆地棉及少数杂交棉,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208.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地表类型降雨入渗产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人工降雨来研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典型地表类型下的降雨入渗产流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地表类型,地表产流特征不同.主要表现在:降低坡度主要推迟产流开始时间,而植被能够推迟整个径流过程;增加植被覆盖度和降低坡度能够明显降低产流量,延缓产流时间、降低径流速率;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径流速度与径流稳定前降雨历时具有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在以0.64 mm/min左右的降水强度持续80 min后,斜坡径流小区不同地表类型径流系数大小顺序为:斜坡裸地>没有枯枝落叶的斜坡灌木>斜坡草地>有枯枝落叶的斜坡灌木.与裸地相比,后面3种地表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分别减少了33.7%(8.3 mm),49.2%(12.1 mm)和75.2%(18.5 mm).(2)不同植被、枯枝落叶在降低地表产流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深层土壤中的人渗量.斜坡裸地下渗到20 cm以下的水量仅为降雨的6.0%,明显小于有植被条件下的23.3%~32.5%.灌木下的枯枝落叶能够增加土壤入渗量20%左右,土层20 cm以下入渗量增加8%.  相似文献   
209.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粒)肥,使其前期促蘖壮蘖,中期稳长,群体适中,后期个体健壮,抗逆力增强,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施肥法”显著增产,尤其与穗型较小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和增施N肥、中期增施K肥等措施并用时效果更佳。N素基、蘖、穗肥比例为5:2:3的两季增产率均高于其他参试8种单项增产措施,起关键作用的是穗(粒)肥,随施N总量增加而提高其所占比例,对两季总产的配合效应愈好。穗(粒)肥施期则根据中期长势长相而定,一般宜在孕穗期或齐穗期施用。  相似文献   
210.
贵州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优质油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全省常年播种面积约40万hm2,居大田作物播种面积第4位;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烤烟计划的调整和优质杂交油菜不断普及,油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1999年秋播面积已突破46.67万hm2.油菜在贵州农业生产中,无论对整个国民收入,还是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举足轻重之作用.因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早已把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列为贵州省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近年又决定把"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列为贵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六五”科技攻关以来,油菜品质育种一直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先后育成黔油低芥1号和黔油双低1号、2号(分别为国内首批育成的低芥酸品种和双低品种),油研1号、2号、6号,贵油3号、5号,育种水平居国内领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杂交油菜的三系和两系配套,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将油菜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油菜优质与丰产、抗性的矛盾,实现了优质油菜的杂交化,不仅使油菜籽品质得以改善,而且产量和抗性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以贵州省育成的油研7号、8号、黔油11号、12号、贵杂2号等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居全国同类研究应用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