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0引言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双碳”目标,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国,畜牧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远超其他行业,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研究一般从智能化发展、产业升级、绿色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养殖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后续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本文在分析我国畜牧行业碳排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列举生猪低碳养殖的典型案例,对现代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用2株不同的真菌激发子粗提物(CEF)在菌丝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97-0706)菌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前(0h)首先加入80μg/mL的疫霉(Phytophthora sp.YL)菌株粗提物(CEFY),发酵了72h后,再加入80μg/mL的曲霉(Aspergillus sp.P6-1)菌株粗提物(CEFp),再共同发酵120h,收集菌丝,97-0706菌株的虫草菌素含量可达到20.12mg/g(P〈0.01),是对照的5.2倍。  相似文献   
23.
用2株不同的真菌激发子粗提物(CEF)在菌丝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97-0706)菌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前(0 h)首先加入80 μg/mL的疫霉(Phytophthora sp.YL)菌株粗提物(CEFY),发酵了72 h后,再加入80 μg/mL的曲霉(Aspergillus sp.P6-1)菌株粗提物(CEFp),再共同发酵120 h,收集菌丝,97-0706菌株的虫草菌素含量可达到20.12 mg/g(P<0.01),是对照的5.2倍.  相似文献   
24.
明渠岸边横向取水是一种常见的取水形式,在明渠主河道与横向取水口衔接处,横向取水易产生旋涡引起取水效率降低,其影响因素及机理有待进一步探明.基于水气两相VOF方法,以中国南方某横向取水工程为例,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并对横向取水过程中引起的旋涡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其产生机理.同时定量分析了衔接段圆弧半径、主河道及取水流速3个因素对旋涡的影响,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横向取水衔接段由于河道突然扩散,导致水流脱离边壁,极易形成旋涡.同时衔接段圆弧半径、主河道及取水流速均会对涡带的生、消和形状产生重要影响.当衔接段圆弧半径变大、主河道和取水流速变小时,单个旋涡半径变小,存在时间也会有所缩短,整个涡带的存在范围也有所缩小.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横向取水的水力学机理,为横向取水口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
犁铧等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造成的磨损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向大型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犁铧等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与表面改性已经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介绍了犁铧等触土部件耐磨性的研究状况,对其耐磨性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触土部件有关领域的工程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针对板栗人工收获效率低、高空落果易伤人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板栗收获拍打式落果装置。装置采用无急回特性的摇杆机构,建立拍打摇杆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运动学方程,进行动力学数值仿真。通过板栗树果实与树枝的分离力试验,得出不同拉力角的分离力变化规律,0°~90°,随着拉力角的增大分离力逐渐减小,拉力角为0°时最大分离力为65.24 N。对4种常用材料的拍打条分别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的拍打力小于板栗与树枝的分离力,铁片和玻璃纤维拍打力满足要求但作用力过大容易损伤板栗树枝,最佳拍打条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最优组合为电机转速600 r/min、拍打条长度350 mm、拍打角度20°,此时拍打力大小为70.71 N。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落果装置能有效采摘板栗果实,平均落果率为90.5%,且对板栗树枝损伤较小。该设计满足板栗果实的采摘要求,对板栗收获机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养殖欧洲鳗鲡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燕  肖洋 《福建水产》2012,(3):183-188
从福建诏安患病的人工养殖欧洲鳗鲡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人工回归感染实验显示分离的菌株能使欧洲鳗鲡致病死亡,且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分离菌具有β-溶血性;可在含盐量4%的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具有运动性;其生化反应特性与其他水生动物源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相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属同一分支,相似性达99.8%。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JN391411)与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头孢吡肟、头孢孟多、左氟沙星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8.
肖洋  张乃明 《土壤》2014,46(4):684-688
滴滴涕类农药(DDTs)既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也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DDTs的残留水平,本文采集滇池外海的1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DDTs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1滇池沉积物中∑DDTs农药的含量为0.2~4.9 ng/g(干重),p,p′-DDE和p,p′-DDD是目前滇池外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农药最主要的赋存组分,含量检测平均值为1.14 ng/g(干重)和0.78 ng/g(干重);2沉积物中的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未发现新的污染源输入;3多数点位的WDDD/WDDE1,表明DDTs的降解环境以好氧条件为主;4滇池外海沉积物中DDTs的残留水平低于已有报道的国内其他水体,空间分布呈现北部湖区高于中部和南部湖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侵蚀作用对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表层土壤的影响,为该区土壤资源合理运用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不同发育程度侵蚀沟为研究对象,对切沟沟头的沟坡和沟底土壤的粒径分布及蓄水性进行定量描述。[结果](1)不同深度处土壤容重、最大吸持贮水量、最大滞留水量、总库容、死库容、最大有效库容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增大,贮水量、持水性、有效水分下降。各层最大吸持贮水量占饱和贮水量均约90%,有效水分利用率分别为44.79%和41.87%,侵蚀沟发育对土壤有效水分影响明显。(2)入渗特征总体表现为:初始入渗速率>30 min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3者在不同编号沟道的A2—A4间随土层的加深,入渗性能下降。在20—40 cm层A1—A4的入渗特征均表现为:CK(对照)>A1>A4>A2>A3,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侵...  相似文献   
30.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侵蚀沟造成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大量的土壤流失,开展有关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的研究对于土壤流失防治、耕地保护以及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预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总结,指出当前对黑土区侵蚀沟分级分类缺乏细致标准的分类依据,对黑土区侵蚀沟影响因子的研究不够全面,对侵蚀沟治理的经济、生态效益以及各种治理措施的效果差异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价。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开展黑土区侵蚀沟分类分级体系的标准化,加强土壤、植物、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等因子对侵蚀沟影响研究以及进行侵蚀沟治理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价将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