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2015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选择29个立地条件不同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样地,调查了不同样地的山核桃果实黑斑病发生和危害情况,分析了土壤、海拔、坡向、年龄等因子对山核桃果实黑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和土壤对山核桃果实黑斑病发生的影响较大。海拔与山核桃果实黑斑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显著负相关;山核桃果实黑斑病发生与土壤类型、质地和土层厚度有关;坡向和年龄对山核桃果实黑斑病发病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胡俊 《福建茶叶》2016,(11):253-254
当前我国创业产业园受自然环境、地域风貌、水土气候等条件影响,各茶文化创业产业园开展茶文化资源的条件都有不同。但是,茶文化创业产业园一般都建在郊区,地形地貌开阔起伏,也给创业产业园与茶文化资源复合设计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茶文化创业产业园地形较高,有助于增加其风貌神韵,使得茶文化创业产业园环境更加活泼绚丽。这些丰富的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对要创业产业园茶文化资源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4.
胡俊 《南方农机》2016,(Z1):41-41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作用下,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人们身处现代化时代,已经开始越来越地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生活所创造的诸多便利。与时代发展紧紧相随的是能源形势的越发严峻,为了从容应对生态能源急剧消耗下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新能源应用技术的探索和开发已被整个国际赋予了高度重视。风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具有着可再生特点并且污染低,由此成为了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最大商业化能源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浅谈电力电子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和多年旅游策划的实践,发现森林环境养生优势明显,同时对养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态养生旅游具有3个特点,即普适性、高复游率和综合消费较大。文章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挖掘,并将其与可持续发展、市场导向、体验化、个性化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共分3类:一为生产性旅游产品,如林下养殖基地、林下种植基地等;二为生活性旅游产品,如养生餐厅、树屋等;三是游憩性旅游产品,如大氧吧广场、野营地等。研究旨在为当前森林旅游及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森林养生旅游项目的系统策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马铃薯黑痣病菌菌丝融合群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马铃薯种植区的部分县市分离纯化得到44个马铃著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株,经核相测定均为多核菌株。通过与标准菌株AG-1-IA、AG_1-IB、AG_2—1、AG_2-ⅢB和AG.3的菌丝融合试验,最终将44个菌株分为3个菌丝融合群,即AG-3、AG--1-IB和非融合类...  相似文献   
37.
苏丹草大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丹草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对苏丹草大斑病菌营养生长的影响及温度、pH、湿度、营养条件对该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草大斑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5.0~9.0,最佳为8.0;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在试验的培养基中以PDA+苏丹草种子煎汁是生长最好的.该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pH范围3.0~9.0;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容易萌发,水滴中更易萌发.1%的葡萄糖液、1%乳糖液、1%蔗糖液及2%苏丹草种子煎汁都能促进孢子萌发,而1%蔗糖液是最适宜该菌孢子萌发的液体环境.生物学特性表明,该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力较强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38.
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36%甲霜灵锰锌悬浮剂(SC)、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WP)、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WP)、22.5%抑霉唑乳油(EC)6种杀菌剂对3种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50%甲基硫菌灵(WP)和22.5%抑霉唑(EC)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很好,EC50分别为1.69、5.59、5.03μg/mL和3.60、5.17、1.58μg/mL。  相似文献   
39.
对一款满足国Ⅲ排放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加装废气再循环(EGR)以及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POC)进行排放升级,通过台架试验研究升级后的柴油机的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柴油机的排放水平达到国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外源脂肪酶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6.26±0.02)g的花鲈6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正对照组(G+组)饲喂高蛋白质低脂肪(41.76%粗蛋白质和8.34%粗脂肪)的正常饲料,对照组(G0组)饲喂低蛋白质高脂肪(37.64%粗蛋白质和11.15%粗脂肪)饲料,试验组(G100、G200、G400和G800组)分别饲喂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mg/kg脂肪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与G+组相比,G0组花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摄食量和肝体比均升高(P0.05),脏体比和脂体比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下降(P0.05),脂肪酸C16∶1-n9和C18∶3-n3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2)与G0组相比,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和增重率降低;其中G80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脏体比和脂体比降低(P0.05),中肠脂肪酶和肝脏蛋白酶活性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下降(P0.05);G20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饲料脂肪可以节约部分蛋白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等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脏体比和脂体比。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脂肪酶,花鲈生长性能有所降低,对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粗脂肪和部分脂肪酸表观消化率下降,但脏体比和脂体比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