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8篇
  24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一、引言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崩塌、滑坡、垮落等重力构造发育甚为广泛。长期以来,繁衍生息在高原上的居民,在不稳定的斜坡地段经常遭受到崩滑体等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近年来,随着多种经营活动的发展和地表降水量的剧增,崩塌、滑坡等事件频繁发生。边坡的失稳变形效应已成为黄土高原上一种突出的地质灾害,具有降低环境质量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势头。所以探索揭示  相似文献   
82.
以长鞭红景天为材料,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超声时间和微波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得到抑菌物质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抑制大肠杆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50min、浸提温度60℃、超声时间10min、微波时间2min;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60min、浸提温度60℃、超声时间6min、微波时间2min.  相似文献   
83.
胡敏  毛理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25+9535-9525,9535
综述了真核生物水平基因转移的4个种类:内共生和大量的基因转移、原核到真核的基因转移、真核到真核的水平基因转移和真核到原核的水平基因转移,以及真核水平基因转移的4种检测方法:序列相似性分析法、密码子分析法、基因分布分析法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法,并分析了水平基因转移在真核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甜菜M14品系由于附加了一条野生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因此,研究其是否具有抗病性以及抗病程度的强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用褐斑病原真菌感染甜菜M14品系与栽培甜菜,对比接种后叶片各种酶活性差异,并且对相关植株叶片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菜M14品系植株在感染褐斑病原真菌后所研究的几种酶活性都高于作为对照的栽培甜菜植株;并且甜菜M14品系植株感病后总氨基酸含量下降,而栽培甜菜感病后总氨基酸含量上升。因此,甜菜M14品系具有中度抗褐斑病的特征,更加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5.
对Tripod并联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计算了机构自由度,采用矢量代数法和数值法求出了运动学位置逆解和位置正解。利用Jacobian矩阵的条件数对其进行了运动性能评价,分析了其可达工作空间。计算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优越的各向同性性能和广阔的可达工作空间。通过ADAMS和Matlab运动学仿真软件对正解和逆解分别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对Tripod并联机器人样机进行了精确定位实验、直线插补实验和圆弧插补实验,实验证明机构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6.
胡敏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0-189
甜菜M14品系由于附加了一条野生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因此,研究其是否具有抗病性以及抗病程度的强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用褐斑病原真菌感染甜菜M14品系与栽培甜菜,对比接种后叶片各种酶活性差异,并且对相关植株叶片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菜M14品系植株在感染褐斑病原真菌后所研究的几种酶活性都高于作为对照的栽培甜菜植株;并且甜菜M14品系植株感病后总氨基酸含量下降,而栽培甜菜感病后总氨基酸含量上升。因此,甜菜M14品系具有中度抗褐斑病的特征,更加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7.
施用生物炭对膜下滴灌玉米土壤水肥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炭在河套灌区滴灌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适用性,试验设置不施用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为15 t/hm~2(ST1)、30 t/hm~2(ST2)、45 t/hm~2(ST3)和60 t/hm~2(ST4)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炭量对土壤含水率、温度、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玉米耕层土壤含水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均明显高于CK,且当施炭量达到45 t/hm~2,效果最为显著,各生育期0~20 cm平均含水率较CK高15.01%、19.60%、13.12%、11.06%和3.38%。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玉米全生育期内,各施用生物炭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较CK高37.48%~56.09%,差异性显著,以处理ST4增幅最大;速效磷平均较CK高51.26%~69.75%,差异性显著,且处理ST3增幅最大;速效钾平均较CK高25.97%~49.37%,差异性显著;碱解氮含量平均较CK高29.91%~51.88%,差异性显著,以处理ST3增幅最大。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温度,且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当施炭量达到45 t/hm~2后,增温效果减弱。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处理ST1、ST2、ST3和ST4分别较CK增产11.05%、18.56%、22.46%和18.72%,差异性显著。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显著改善了耕层土壤的水肥热条件,且增产效果显著,较适宜在河套灌区膜下滴灌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8.
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该机采用直径为160 mm的大直径外槽轮式排土辊和直径为110 mm的大直径、大窝眼式排种辊,满足了水稻育秧底土量和播种量较大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内不同点的底土铺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每盘播种均匀度和总播种均匀度均在90%以上,按插秧时对应切块位置测得的每格播量合格率均≥85%,作业流畅、性能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研究表明,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挂接在插秧机底盘后,可一次完成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铺底土和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89.
施肥量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复合肥(15-7-8)不同施用量0、225、300、375、450、525、600、675 kg/hm~2对晚播油菜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施肥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加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油菜绿肥的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呈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在225~450 kg/hm~2范围内,油菜鲜、干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450 kg/hm~2时,各处理间油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当施肥量在525~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磷、钾养分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施肥量在450~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氮、磷、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合油菜绿肥翻压还田时的生物量、养分归还量及肥料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油菜作为绿肥晚播的适宜施肥量为450~525 kg/hm~2。  相似文献   
90.
大庆地区委陵菜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花粉在遗传上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稳定性,对于探讨植物的分类、起源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大庆地区9种委陵菜属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形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种委陵菜在光镜和4000倍扫描电镜下,显示出较多的相似性;在8000倍以上扫描电镜下,表面纹饰分为三种类型:非双棱脊条状纹饰、多沟脊条状纹饰和无沟条状纹饰,脊宽在0.11μm-0.29μm之间,脊间宽在0.37μm-0.78μm之间,脊连续或不连续,表面具穴或微颗粒,孔沟形状为条形和裂缝状。从分析9种委陵菜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系统演化及分类特征来看,9种委陵菜花粉的演化趋势与传统分类的演化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