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9篇
  10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CFD模型对新型减水剂喷雾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干燥过程中干燥塔内气体湿度、速度和温度分布,以及颗粒运动的轨迹、直径变化和停留时间等详细信息,为新型减水剂的干燥设备选型与操作参数优化等提供了参考。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对该新型减水剂的干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精准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业机械化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手段。结合精准扶贫的实际情况和农业机械化的自身特点,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机化工作的积极作用和不足。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在缓解劳动力短缺、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升级、提高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从发挥政策优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政府相关项目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求对我国的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3.
链杆式升运器薯土分离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采用链杆式升运器作为输送分离装置,是杆条升运链式甘薯收获机的典型代表机具。为改进链杆式升运器设计、减小输送分离和抛薯过程中对甘薯的损伤,以商薯19、阜薯24、郑薯20为对象,采用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进行甘薯收获试验,运用力学、运动学等原理,结合试验分析,研究链杆式升运器在输送分离、抛薯过程中产生损伤的原因和减小损伤率的措施。结果表明: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主要损伤形式为表面擦伤,同时伴有压损、薯肉缺损、断裂等特征。损伤主要由输送分离时土块、甘薯、链杆等对甘薯挤压、冲击、摩擦以及抛薯时甘薯撞击地面所产生的冲击造成。通过优化链杆式升运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甘薯损伤率降至约1.5%。  相似文献   
54.
针对绿叶菜收获拟采用双动刀往复式切割器进行结构设计,并基于切割图进行切割器性能优化。通过分析切割图中一次切割区、重割区和漏割区对切割性能的影响,确定漏割区面积为0、重割率最小时割刀切割性能达到最优,以此为依据对切割器进行优化设计。针对现有切割图绘制与分析方法不能同时兼顾高精度和易操作的问题,综合运用SolidWorks和Adams软件进行切割图绘制,并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获取图中数据对切割图定量分析与评价。针对现有切割图评价指标不能显著反映刀片尺寸参数和割刀运动参数共同影响切割性能变化问题,提出以漏割距离、重割率为评价指标来反映三区域的变化,并以此为目标值,基于现有刀片尺寸参数优化其切割性能。研究提出采用切割图绘制、分析、评价方法进一步优化切割性能,分析割刀尺寸参数(刀片前宽、刀片高度、刀片节距)和切割器运动参数(切割速比)对漏割距离和重割率的影响,采用Box 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进行四因素三水平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片前宽、刀片高度、刀片节距、切割速比对漏割距离和重割率均有显著影响。参数优化结果:当刀片前宽为5 mm、刀片高度为32 mm、刀片节距为30 mm、切割速比为0.7时,漏割区面积为0、一次切割率为88.26%、重割率为11.74%,与优化前相比,漏割面积仍为0,但一次切割率提高了6.18%,重割率降低了6.18%。  相似文献   
55.
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目前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低、装备可靠性与适应性差、农机农艺脱节等问题,分析了影响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花生品种、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等;提出了推进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主要途径:筛选和培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规范农艺技术,研发和改进机械装备,建立花生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一是能起垄就不平作或畦作,优先采用覆可降解膜栽培技术。二是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品种选育、规范农艺技术、研发和改进机械装备三方面协调解决;必须针对主产区品种特点、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建立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区域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系统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56.
马铃薯和甘薯种植及其收获机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是马铃薯和甘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两者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发展滞后,尤其是收获机械的紧缺成为其产业发展最大障碍。为此,综述了国内外马铃薯和甘薯种植概况、收获机械发展历史和现状,简要介绍了相关技术产品,并针对目前国内马铃薯和甘薯收获机械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小型电磁振动给料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小型电磁振动给料器在用于种子丸化机输送粉剂时.其激振间隙、槽体倾角及无级调速对电磁振动给料器生产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8.
<正>当前,国际上机械化挤奶技术设备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主要生产商有瑞典利拉伐公司(deLaval)、德国韦斯伐利亚公司(Westfalia)、日本优利农集团(ORION)、美国博美特公司(BO BOUMATIC)等。  相似文献   
59.
4LH2型半喂入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介绍了作者研制的4LH2型半喂入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整机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技术性能及技术特点.设备主要包括底盘、传动系统和作业组件,整体采用侧向配置式,底盘采用450型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底盘;传动系统采用分路传动,并配有液压无级变速系统;作业组件包括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清土装置、摘果装置、清选系统和集果系统等.试验考核和示范应用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顺畅,主要指标为:果实损失率2.3%,摘果破损率0.45%,果实清洁度99%,设备可靠性系数96.2%,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该机的设计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0.
我国旱地移栽机械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旱地移栽机械的研发现状,对国内常见的旱地移栽机械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旱地移栽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论述了国内旱地移栽机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