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31篇
  5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河套灌区永济灌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对象,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运用手动调参和Pest模块调参相结合进行参数率定,选取的14口观测井的观测值和模拟值趋于一致,表明本文率定的参数合理,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模拟了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同一开采条件下,灌区南部地下水位埋深下降相对北部和中部较小,可适当加大南部的地下水开采量来减少引黄灌溉,该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河套灌区蒸散发分析及耗水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永联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均衡方程。首先,分析了水均衡法估算出的蒸散发量的合理性、蒸散发量与水均衡要素的关系以及根系层不同取土观测深度对水均衡法估算蒸散发量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永联全区的水均衡要素构成以及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水分消耗过程。最后,分析水均衡法估算蒸散发量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一类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的湖泊水文计算问题,建立了水文与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湖泊水文计算模型,模型对湖泊上游丘陵区采用新安江模型和湖泊周围的平原区采用SCS模型进行降雨径流计算,对入湖河道、湖泊及其周围涵闸与泵站采用以湖泊为蓄水汊点、以调控涵闸为内边界、以外排泵站和涵闸为外边界的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以湖北省四湖流域上区长湖的入湖洪水计算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模拟长湖水位、刘岭闸下水位和田关闸上水位均取得较好计算效果,长湖最高水位的绝对误差除1996年外均小于0.1m。  相似文献   
34.
区域蒸散发估算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该文将估算区域蒸散发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加以综述,一类是以水文学和气象学为主,如水量平衡原理、互补相关理论、SPAC理论、参考作物腾发量思想等方法;一类是以遥感技术为主,如统计经验法、能量余项法、数值模型、全遥感信息模型等方法。然后概述地面测定计算方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蒸渗仪法、波文比仪法、涡度相关法和闪烁通量仪法。最后简要分析遥感估算区域蒸散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区域蒸散发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气象数据缺测对BP-ET_0模型预测精度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柳圆口灌区2002~2005年的气象数据为基本资料,采用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的前馈网络模型(BP-ET0),研究了参考作物腾发量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的6个气象因子中,相对湿度对BP-ET0预测效果影响最大,缺少它时预测合格率只有64.93%,其次是实际风速和日照时数,缺少它们时预测合格率分别为73.15%和76.98%,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对预测效果影响较小,缺少它们时预测合格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6.
SWAT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AT模型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它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能够模拟复杂大流域中多种不同的水文物理过程,包括水、沙、化学物质和杀虫剂的输移和转化过程。介绍了SWAT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分析了该模型在国内外实例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指出该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37.
基于遗传算法的喷灌管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管网优化设计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管径计算的要求,将遗传算法引入喷灌管网优化设计.提出求解喷灌管网管径优化解的计算思路,增强了管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且求解出来的管径不需按标准管径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把经济性与可靠性结合起来进行管网优化设计,以及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多目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