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9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广西黑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某养殖户发病黑山羊的脓肿脓汁中分离获得1株无荚膜、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该菌在含血液或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成直径1 mm左右、干燥、中央凸起、不透明呈灰白色、边缘不整齐、伴有β溶血环的菌落,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经生化试验、PCR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该菌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动物试验证实该菌为致病菌。最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对发病黑山羊进行治疗,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磴口县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生态网络是近年来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研究的热点。以2016年磴口县的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等为研究素材,提出生态库伦力的概念并基于力导向算法构建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模型,结合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设置多个情景模式对磴口县现状生态网络的演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1.0,0)模式到(0,1.0)模式的转换,生态源地斑块栅格逐渐消失,骨架廊道逐渐出现断裂;在(0,1.0)模式下生态网络遭到极大破坏,现状条件下若进行大规模土地经济开发会对生态网络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在(0.9,0.1)模式下,虽沙漠边缘处出现破坏,但是在样圆内部生态网络却出现扩张,在现有自然资源的约束下,磴口县仍有发展经济的空间,但空间不大。本研究所提出的多情景模拟模型适用于生态网络的演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外观健康家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外观健康家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状况,采用RT-PCR方法对广西13个城市外观健康家犬的脑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76%(5/283),证明广西外观健康家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带毒现象。  相似文献   
14.
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社会演变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文化的构成体系之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而逐渐形成和产生的,反映了在漫长的历史中不同时期的人们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文学家、社会学家都开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此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互动从而发展族群之间和谐共同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一样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在二者不断的创新、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这一定的汇聚与结合,本文通过从茶文化视角来对贵州少数民族松桃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松桃四面鼓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ABAQUS软件提供的扩展Drucker-Prager模型,采用Mohr-Coulomb等面积圆屈服准则,介绍了等效材料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围岩扰动位移、围岩塑性状态两个方面对某地下洞室施工期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围岩扰动位移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第一阶段,随着开挖荷载的释放,围岩扰动位移逐渐增大,围岩扰动位移与释放荷载近似成线性关系;在第二阶段,随着释放荷载的增加,围岩塑性区逐渐出现并迅速加深,围岩扰动位移成倍增加。最后,对开挖过程中围岩扰动位移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围岩扰动位移斜率明显增大位置为最佳支护时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临床兽医对太原动物园圈养金钱豹(Pantherapardus)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子宫出血、腹部肿胀等,配合使用酚磺乙胺、维生素K1、头孢曲松钠、云南白药等对症治疗,用药一周后,出血量逐渐减少,用药两周后,出血症状彻底消失,腹围消减,调整食物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圈养野生动物金钱豹获得了治疗性保护,为圈养肉食性野生动物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自拟催情散对乏情母猪的疗效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将30头乏情母猪分为2组,每组15头,Ⅰ组用自拟催情散按2 g/kg·体重拌料内服,每天2次,Ⅱ组用雌二醇按0.1 mg/kg·体重肌肉注射,以观察其对乏情母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Ⅱ组母猪在用药后5 d内全部出现发情症状,但大多数在第1次发情时不能受孕,而Ⅰ组母猪大多在用药后6~10 d内发情,但通常1次配种成功。说明雌二醇的催情效果优于自拟催情散,而自拟催情散促进卵泡发育的功能优于雌二醇。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1,他引:26  
选用登海661(DH661)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子粒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降低。施氮量为N 240~360 kg/hm2,DH661和ZD958产量分别达12172~15080 和12011~15360 kg/hm2;而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DH661分别为10.6~23.1%和11.5~13.6%,ZD958分别为24.1~28.6%和9.5~11.4%;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达到最大。施N 240~360 kg/hm2,提高了营养器官中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可以有效调控开花前氮素转运及花后直接同化,促进子粒氮素积累,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 N 240~360 kg/hm2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风险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地区一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所面临的特殊的地域性环境问题,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对石漠化概念的内涵及特点的分析,构建了石漠化概念模型,论述了土地石漠化与基底环境的基本反馈响应机制。根据模型将风险压力分为干扰、累积、演替、破碎这4大类,分析提取土地石漠化风险因子,按"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土地石漠化风险因子进行了分级,初步建立了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果树种质沈阳山楂资源圃收集的8个种135份山楂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研究山楂属资源总黄酮含量及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山楂属资源黄酮含量具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为57.07%,其变幅为0.25%~11.65%,通过山楂属植物叶黄酮类成分比较研究,发现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叶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