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0篇
  32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MI)原理,结合光纤传感器的特性,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单模光纤(SMF)偏芯干涉仪结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并针对蔗糖溶液进行了折射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传感器的传感范围在1.33~1.39时,特征波长与外界折射率有单调的递减变化关系,蔗糖折射率每变化0.01时,特征波长平均变化约为0.12nm。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较高,能够实现液体折射率与浓度变化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42.
黑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富含木耳多糖、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B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滋阴养血、补肝润肺、强体通便等功效。目前国内食品制造企业以天然种植黑木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黑木耳饼干、黑木耳馒头、黑木耳果冻等深加工产品。本文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活性功效以及食品深加工方面进行综述,为黑木耳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共轭亚油酸对鸭肉营养组成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肉鸭饲喂不同梯度的共轭亚油酸(CLA)日粮来探讨其对肉鸭营养再分配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樱桃谷鸭240只(P>0.05),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CLA在基础日粮中的比例分别为0%、1%、2%和3%.试验全期共56d,在42日龄和56日龄进行屠宰,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CLA日粮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腹脂率和皮脂率(P<0.05或P<0.01),显著增加了6周末的胸肌率(P<0.05);显著增加了胸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2)CLA日粮能显著增加6周末胸肌的硬度(P<0.05),但对胸肌系水力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4.
选取18月龄的健康五龙鹅2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添加的羊草粉含量分别为12.70%、16.70%、21.00%、25.80%,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检测饲料和粪便中的多种营养成分,确定其消化率.结果表明:在代谢能(ME)和粗蛋白(CP)等摄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羊草粉添加水平的提高,CF的消化率为13.00%~18.40%,中性洗涤纤维(NDF)14.10%~21.47%,酸性洗涤纤维(ADF)15.40%~22.29%;组间净蛋白利用率(NPU)及氮(N)的沉积量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氨态氮(N<,3>-N)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较高(77.30%~91.78%);P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a的表观消化率呈递减趋势(P<0.05);AKP活性与CF、NDF和ADF的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a、蛋氨酸(Met)、胱氨酸(Cys)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P活性与Ca、P表现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四种酶的活性与CF、NDF、ADF消化率,Ca、P、Met、Cys表观消化率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5.
广西地区番茄生产除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为害严重外,近两年大面积暴发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本试验采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番茄砧木材料进行对比、鉴定,筛选抗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多抗砧木材料。结果表明,砧木材料T034和T103不但对青枯病、根结线虫、枯萎病具有良好抗性,而且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表现出优良的抗性,属于聚合多抗材料。  相似文献   
46.
【目的】克隆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W-3菌株的木聚糖酶基因xy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异源表达及酶学特性。【方法】采用同源扩增法克隆xyn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a-xyn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异源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并通过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利用在线软件对xynA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榉木木聚糖为底物探究xynA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的酶学性质。【结果】xynA基因全长642 bp,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xynA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亚种FZB42木聚糖酶(AJD80562.1)相似性为96%,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acerans)NBRC15307木聚糖酶(AAZ17386.1)及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同家族木聚糖酶(WP-007407578.1)相似性为94%。xynA蛋白N-端含1个信号肽,理论等电点为9.42,分子质量为23.3 ku,蛋白结...  相似文献   
47.
生物质转化为高价值呋喃平台化合物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以工业副产物偏钛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将茭白秆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HMF)和糠醛,研究物理活化、溶剂体系等对茭白秆水解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茭白秆具有更低的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晶型结构,比茭白叶更容易被物理活化。在200℃、30 min的反应条件下,球磨活化的茭白秆获得了最高的HMF和糠醛收率,分别为11.66%和7.30%。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偏钛酸催化球磨茭白秆转化的活化能低,相较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球磨茭白秆的高值化转化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8.
胶东铁路弃土弃渣体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坡度对胶东铁路弃土弃渣体产流产沙的影响。根据青荣铁路沿线降雨和弃土弃渣体堆积特点,设计3种雨强(20,40,60mm/h)和3个坡度(20°,30°,40°)。结果表明:(1)当降雨强度由20mm/h增加到60mm/h,产流开始时间可缩短11~20s;当坡度由20°变化到40°,产流开始时间可提前17~22s。(2)径流量、产沙率在降雨初期剧增到峰值,之后径流量逐渐趋于稳定,而产沙率波动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3)相同坡度条件下,雨强40 mm/h下的径流量较20 mm/h时增加37.3%~122.6%,产沙率约为20mm/h时的1.5~19.5倍;而雨强60mm/h下的径流量较40mm/h时仅增加19.1%~26.7%,产沙率仅为40mm/h时的62.5%~151.8%。(4)相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径流量、产沙率的影响存在临界坡度(30°~40°),径流量、产沙率随坡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5)弃土弃渣体坡度为30°时坡度对坡面侵蚀量的贡献率大于雨强贡献率;而40°时雨强贡献率明显超过坡度。研究结果可为胶东半岛区域铁路项目建设期间弃土弃渣体的水土流失监测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
就天然次生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的生长及单株树干、枝、叶、根生物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为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调整及低产、低质林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诱导阔叶红松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树木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树木生物量高,根系发达,一般不进入食物链,一些树木对环境中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和积累作用,防止土壤金属污染的扩散。为了深入探索树木应对重金属污染的抗性机理,笔者主要从根系分泌物、内生细菌与菌根、螯合作用、抗氧化系统以及区室化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树木应对重金属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发现由于重金属对于树木毒害作用的多方面性,树木重金属抗性机理具有复杂性,因此许多机理仍不清晰,今后还需要利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其不同抗性机理的协同作用,对其机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最后,笔者展望了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的改造,将树木应用于环境修复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