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6年生矮化密植梨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为试材,在雨养条件下,设置4种不同初始土壤体积含水率水平(1区,15.17%;2区,14.33%;3区,11.34%;4区,8.61%),测定并分析土壤水分变化、枣树生长、枣树耗水及其产量。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进,4个小区的土壤体积含水率不断接近,由最初的有显著差异变为没有显著差异;梨枣林地在低土壤水分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降雨修复干层;4个小区的生物量和产量都是随着初始土壤含水率的减小在减小,且小区之间产量差异显著;4种初始土壤水分条件下,4个小区获得的产量分别为21 744.9、18 648.0、12 354.3 kg·hm~(-2)和6 660.0 kg·hm~(-2),说明即使在初始土壤水分亏缺情况下,在平水年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产量;高度为0.9~1.2 m,冠幅为0.5~0.9 m的梨枣树,产量却达到最高21 744.9 kg·hm~(-2),说明梨枣获得高产不需要高大的树体,所以矮化密植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鹅星状病毒(GAstV)capsid蛋白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将构建的pCMV-capsid真核质粒转染293细胞,并于转染后12、24、36 h收集细胞,提取核酸检测细胞内CCL2、CCL5、IL-1β、TNF-α、IFITM1和IFITM2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capsid蛋白于12、36 h显著抑制CCL2转录,12 h显著促进CCL5表达,24 h显著抑制CCL5表达;capsid蛋白于24、36 h显著促进IL-1β的转录;capsid蛋白于24、36 h显著抑制IFN-α的转录;capsid蛋白于36 h显著促进TNF-α的转录;capsid蛋白于24 h显著抑制IFITM1的转录,于36 h显著促进IFITM1和IFITM2的转录。结果表明,GAstV capsid蛋白过表达能够诱导IL-1β、TNF-α和IFITM的转录,抑制CCL2和IFN-α的转录;对于CCL5,capsid蛋白早期促进CCL5的转录,后期抑制CCL5的转录;对于IFITM1,capsid蛋白早期抑制IFITM1转录,后期促进IFITM1转录。  相似文献   
33.
经济生态树种杨梅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梅作为浙江省唯一被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的果树,其特性决定其栽培方式十分接近仿生栽培模式,具有其他经济树种不可替代的生态优势。文章主要阐述杨梅的栽培技术,为经济生态树种杨梅与生态公益林杨梅造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4.
【目的】在昆虫细胞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Cap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含有PCV2-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ORF2转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表达试验,再用纯化的~*Cap和质粒pcDNA3.1-ORF2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二者的免疫效果。【结果】由PCV2-ORF2基因编码的Cap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000。~*Cap能够被PCV2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Cap免疫组在细胞免疫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免疫效果均优于pcDNA3.1-ORF2免疫组。【结论】重组蛋白~*Cap可替代全病毒,具有PCV2疫苗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为后续的PCV2病毒分子诊断、亚单位疫苗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5.
西北枣林土壤水分自然修复及其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节水型修剪下矮化密植枣树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在雨养条件下连续2 a观测土壤水分、生物量,结合HYDRUS 1D模型分析评价了林地水分修复。结果表明,自然降雨条件下,4个小区土壤水分趋向一个稳定值,该值大小取决于当年降雨量。基于HYDRUS 1D模拟的枣园土壤水分相对误差为1.52%,均方根误差未超过0.5,决定系数平均达94%,说明该模型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HYDRUS 1D模拟节水型修剪下的枣林土壤水分显示在今后60 a可以保持多数年土壤水分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36.
黄土丘陵区枣林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索枣树种植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的影响,在陕西省米脂县,以5 a和15 a枣林地及14 a更新枣林地(与15 a枣林同年栽植,14 a时截枝截干更新)为研究对象,对枣林地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分别研究了不同树龄枣林地的土壤水分差异、土壤水分与土壤质地关系、枣树耗水深度以及土壤干燥化问题。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枣林地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随树龄增加,枣树年耗水量增大,枣树耗水深度增加。2)枣林地枣树根系吸水影响范围内的土壤水分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树龄枣林地的耗水深度分别为5 a枣林地440 cm、14 a更新枣林地800 cm、15 a枣林地840 cm。4)5 a枣林地在根系吸水影响范围内出现了100 cm深的重度干燥化土层(土层深度为400~500 cm),14 a更新枣林地在根系吸水影响范围内出现了300 cm深的重度干燥化土层(土层深度为300~600 cm),15 a枣林地在根系吸水影响范围内分别出现了100 cm深的重度干燥化土层(土层深度为200~300 cm)和300 cm深的极度干燥化土层(土层深度为300~600 cm)。枣林地土壤水分状况与树龄、土壤质地相关,截干更新具有减少耗水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半干旱山地枣林可持续经营及防治林地土壤干层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陕北黄土丘陵区林地降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水平阶地为对照,进行了填充石子、秸秆、树枝、基质等不同材料的聚水沟保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降雨量小于6mm时,聚水沟内土壤含水量未增加;降雨量在6~10mm时,聚水沟沟底约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出现差异(p0.05);25~40mm降雨条件下,聚水沟两侧垂直40cm以上土层平均储水量较对照差异显著高16.14%,其土壤含水增量表现为:秸秆(4.8%)树枝(3.5%)石子(3.1%)对照(2.4%)基质(2.3%);日降雨量大于40mm时,聚水沟30—190cm土层的拦蓄储水量较对照提高了12.6%~17.5%,此后无降雨时,聚水沟两侧30cm×30cm×70cm体积内大于13%的高水分含量可以维持近一个月;典型136.8mm的月累积降雨对石子、秸秆、树枝、基质覆盖聚水沟内水分扩散影响深度分别为120,160,160,130cm。综合分析,聚水沟内填充秸秆和树枝在增加水分入渗的同时对周边土壤水分的分配及存储效果好于石子和基质。  相似文献   
38.
为了了解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增殖和IL-6的关系,试验采用PCR鉴定、间接免疫荧光、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等方法确定疑似病料感染和遗传演化情况,同时采用荧光定量和siRNA干扰试验确定IL-6对SVA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SVA片段,接种囊泡过滤液的PK15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且出现特异的绿色荧光,将分离毒株命名为CHgx。该毒株与国内USA/GBI29/2015-like毒株处于同一分支。SVA CHgx毒株在感染PK15细胞后能极显著促进IL-6的表达(P<0.001),干扰细胞中IL-6表达后极显著抑制SVA的复制(P<0.001)。说明干扰IL-6的表达可抑制SVA增殖。  相似文献   
39.
为了了解广东地区猪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病毒分离纯化、间接免疫荧光、增殖动态、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确定疑似病料感染情况,同时采用序列比对分析方法与GenBank中具有代表性的(SVA)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MEGA6.0软件构建全基因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能够和SVA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5~30 nm,成功分离得到一株SVA毒株,命名为CH-GDZQ-1;CH-GDZQ-1毒株在感染PK15细胞第15小时时病毒效价达到峰值,为1×108.78 TCID50/mL;CH-GDZQ-1全基因组序列与USA/GBI29/2015株核苷酸相似性为98.1%,高度同源,该毒株与中国毒株CH-GDLZ01-2017(MG428680)、CH-GDLZ02-2017(MG428681)、CH-GDQC-2017(MG428682)、CH-GDYD-2017(MG428683)、CH-GDYS01-2017(MG428684)和CH-GDYS02-2017(MG428685)在同...  相似文献   
40.
千斤鹅儿枥,又名千金榆,俗称半拉子。在长白山林区海拔400—900m的山上分布较广的一种落叶乔木,无论在土壤瘠薄的山坡还是在潮湿的沟谷及岩石裸露的地段均可生长。然而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把它当作非目的树种,在次生林抚育作业中,不管是幼苗、幼树一律被全部清除,这样继续下去这一树种将面临绝种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