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25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沾化冬枣栽培区土壤营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沾化的马武(M)、古城(G)和冬枣研究所(Y)3个冬枣栽培区0~3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析了土壤剖面和各栽培区各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壤剖面中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分布规律为0~10 cm>10~20 cm>20~30 cm,全钾含量则为10~20 cm>0~10 cm>2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为0~10 cm<10~20 cm<20~30 cm;不同样地之间,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为Y>M>G>CK(空地对照),土壤全钾含量为M>Y>G>CK,土壤有机质含量为M>CK>Y>G。综合分析3个样地土壤氮、磷、钾含量,以冬枣研究所土壤营养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52.
小麦与蚕豆间作对根际真菌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国彬  董坤  董艳  汤利  郑毅  李欣然 《土壤学报》2015,52(4):926-93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Biolog FF微平板培养方法,研究小麦与蚕豆间作对小麦和蚕豆根际真菌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明显提高了小麦和蚕豆根际真菌的碳源平均利用率(AWCD),且间作提高蚕豆根际真菌活性的幅度大于小麦。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蚕豆和小麦根际真菌对Biolog FF板中聚合物、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同时间作使小麦和蚕豆根际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单作分别显著提高63.30%和52.02%,小麦和蚕豆根际真菌对Biolog FF板中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百分比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最高,分别为36.66%~45.99%、25.65%~27.70%和16.37%~20.67%。小麦与蚕豆间作显著提高了小麦和蚕豆根际真菌的香农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S)。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明显改变了小麦和蚕豆根际真菌的群落结构。小麦与间作蚕豆明显促进了小麦和蚕豆根际土壤真菌的碳源代谢强度,显著提高了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了根际真菌的群落结构,因而是一种有利于改善蚕豆连作栽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3.
农民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农民问题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要建设新农村,就要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现结合我校多年从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谈谈如何搞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54.
侯艳阳  董艳 《种子科技》2004,22(5):256-257
种业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分销商渠道模式和自营渠道模式两种.分销商渠道模式是种子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开拓市场、销售产品的模式.它是由区域代理商主导,面对终端商,企业一般不直接与终端商进行业务往来,产品利润由代理商与终端商共同占有,这种模式也叫"大户制".另一种模式是自营渠道模式,也叫直营制.它是由企业自主独立经营,直接面对终端商,产品利润由终端商独自占有.种子企业很少采用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55.
植物抗虫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转基因植物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及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对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6.
云南永胜涛源乡是保持我国水稻小面积超高产纪录的特殊生态区,采用平板计数法和BIOLOG碳素利用法,研究该地区水稻根际微生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高产水稻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总数接近对照2倍,三大类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细菌 > 放线菌 > 真菌,属健康的“细菌型”土壤,水稻高产与自然土层中的微生物关系不大。高产水稻土Shannon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指数(D)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不是高产与非高产区域的主要差别。AWCD值分析表明,高产水稻土群落代谢活性总体强于对照,二者间的差别幅度由大到小表现为分蘖期 > 收获期 > 苗期 > 轮作期,水稻生长越旺盛,与对照间碳源利用能力差别越大。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 3个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表明,高产水稻土根际微生物数量更多,代谢能力更强,微生物群落分布更均匀,多样化程度更高,能够利用的碳源种类更丰富,数量占比较大、种类较集中的常见种并不是形成产量优势的重要因素;分蘖期是高产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分蘖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多、种类繁、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是高产水稻旺盛生长和高产形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7.
间套混种控病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土壤通报》2012,(1):236-242
间套混种是一种能够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式,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也是利用种间互作控制病害发生的传统农作措施。间套混种在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间套混作在一起的作物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涉及地上部(冠层)的相互作用和地下部(根际)的相互作用,作物对水分、养分和光热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复合群体产量优势和病害持续控制都是与种间相互作用相联系的。本文综述了间套混种系统中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在作物病害控制和产量优势中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并展望了当前研究重点及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干扰,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湿地资源不断萎缩,水资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直接威胁到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分析了该区湿地资源现状,探讨了湿地萎缩的原因,并结合当地农牧民的生活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0.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炭疽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供试黄瓜安全,可作为一种防治黄瓜炭疽病的药剂使用,推荐使用量为0.9~1.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