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重庆南苍术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oot rot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of Atractylodes lancea.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ic fungi of A. lancea root rot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ulti-locus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Koch’s postulates, two strains isolated from A. lancea root rot were identified as Fusarium oxysporum and F. solani.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se strains infecting A. lancea in Chongq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lay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fung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2.
自发现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来,人们对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NF-κB在病毒感染与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感染真核细胞时能诱导NF-κB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从而诱导一些炎性基因转录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阻碍细胞凋亡促进其自身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或促进某些原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癌化等。不同病毒感染机体时,都会通过对NF-κB信号转导的影响,改变机体的某些性状,导致疾病的产生。目前已发现应激刺激、细菌脂多糖、病毒、氧自由基等很多因素能激活NF-κB,而后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桥接作用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文章就病毒感染与细胞NF-κB信号转导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榨菜上扩展蔓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榨菜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研究发现茎瘤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根经过腐烂处理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可到达70%以上。故本文采用稀释法从榨菜根肿病菌根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菌株PB19。并测定了PB19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菌株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后将纯化后的菌株送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微生物检测中心(FMIC)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5~7.0。温室盆栽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71.96%。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18.04%。FMIC的鉴定结果显示PB19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4.
感染根肿病的茎瘤芥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感染根肿病的茎瘤芥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进行了分析,为茎瘤芥根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茎瘤芥感病菜田中选择发病程度分别为轻、中、重的植株土壤分层采集,共获得土样36份进行测定。【结果】(1)不同发病程度土壤的N、P、K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N、K含量随病害加重而增加。在不同发病程度的土壤中,N、P、K在宽×深为10 cm×5 cm的土层中含量最高。N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层深度5 cm以下,差异不显著。K在深度10 cm时,含量最低。P与茎瘤芥根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2)发病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轻度发病和中度发病的土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茎瘤芥根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科学施肥控制根肿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5.
骆马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曦  姚俊华  蒋欢  韩宝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58-1086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出骆马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总量范围在189.13~725.94ng/g,平均值为443.02ng/g,属低-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及石油的不完全燃烧。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沉积物质量标准法分别对骆马湖沉积物中PAHs的风险评价表明,严重的PAHs生态风险在骆马湖沉积物中不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会偶尔发生,风险主要来源于低环的PAHs,以芴和二氢苊为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小型多功能微耕机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在收集整理多种小型多功能微耕机的工作数据的基础上,阐述小型多功能微耕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GPS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GP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农业机械在精细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GPS技术在国内外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现状,指出我国GPS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GPS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讨内毒素(ET)对大鼠肝脏c—myc基因的表达影响及阳离子(cA)对该过程的保护效应,本试验将7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阳离子A保护组,3组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h采集肝脏作为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ET可上调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细胞凋i-,最终导致肝细胞损伤,CA则能明显下调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对ET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0.
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鹅大肠杆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并为制备大肠杆菌自家灭活疫苗奠定基础,采集疑似病例的病料,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菌落呈粉红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小杆菌,两端钝圆,多单个存在;共鉴定出15株大肠杆菌,其中4株O35型,3株O78型,3株O26型,2株O7型,1株O109型,1株O141型,1株O2型;动物试验表明所鉴定的菌株对小鼠和雏鹅均有较高的致死率;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对该场的鹅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防制鹅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控制规模化鹅场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