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2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1.
蒋鹏  黄敏  Md.Ibrahim  曾燕  夏冰  邹应斌 《作物学报》2011,37(5):855-867
为探讨南方双季稻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丰源优299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和生理特性。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齐穗期的颖花伤流量、根系氧化力、根冠比、叶面积指数及籽粒结实期剑叶的光合速率较高,齐穗后剑叶SPAD值下降缓慢、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多,早季平均产量为7.18 t hm-2,增产11.68%,晚季平均产量为8.39 t hm-2,增产7.41%;免耕摆栽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多,但其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居劣势,使其单季增产效果不显著。由此可见,南方双季超级稻在“三定”栽培下后期生理优势明显,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常州市湿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保护管理、湿地面积、污染整治等方面提出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以期为同类型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苏南某焦化厂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南某焦化厂为研究对象,在对污染区域初步识别的基础上,采集了0~4.5 m深的22个土壤样品和2个地下水样品,利用GC/MS等检测了多环芳烃类、总石油烃、苯系物、重金属,总氰化物、挥发酚、硫化物的含量,并研究了其在不同功能区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特征分布。结果表明:(1)该焦化场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炼焦炉周边、焦油和洗油储罐区、焦油和粗苯加工车间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土壤中主要超标污染物是多环芳烃、总氰化物、总石油烃、单环芳香烃、二苯呋喃、苯胺、硫化物、挥发酚和一些苯酚类化合物;(3)地下水重点污染区域粗苯车间受到总氰化物、苯胺、苯酚类、萘、总石油烃、单环芳香烃的严重污染,污水处理站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氰化物、萘、总石油烃、苯。  相似文献   
14.
对枫杨硬枝扦插不同插穗长度、插穗粗度、插穗部位、激素处理等4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水平处理内,各项指标差异很大,其扦插成活率分别为18.9%,27.8%,23.4%,21.1%;苗高生长为25.3,39.7,51.3,10.3cm;地径生长为0.32,0.42,0.48,0.17cm。枫杨的硬枝插穗长度应以13~15cm为宜,插穗粗度以1.5cm为宜,插穗部位以靠近基部为最好;激素处理利于生根,以1000mg/LIBA溶液速蘸处理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93.3%。在激素处理之间苗高生长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则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西南稻区的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实施了水稻农民习惯施肥技术与空白试验(不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技术具有如下不足:一是水稻投入产出率低;二是肥料利用率低;三是大面积水稻产量不高,单产仅520.9 kg/667 m~2;四是水稻生产穗数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提高水稻产量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南稻区水稻高温缓解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鉴定了311个水稻品种的耐热性,筛选出50多个耐或较耐热的品种。同时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适期早播早栽提早抽穗的效果,不同肥料运筹与水稻高温承受能力的关系,微量元素或植物调节剂在高温条件下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等。最后提出了西南稻区水稻高温缓解技术要点,以指导该稻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7.
国有林场转型发展调研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衡阳市国有林场自上世纪50年代建场开始,经历了多次调整发展,目前有国有林场12个,经营总面积4.88万公顷,林地面积2.38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16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1.4%。衡阳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衡阳市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林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定性定编到位,达到了"瘦身健体"的效果。全市12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Ⅰ类全额拨款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溉方式(机械增氧滴灌、化学增氧滴灌、常规滴灌)对香芹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具有不同的增氧效果;与常规滴灌相比,化学增氧滴灌与机械增氧滴灌分别使香芹可食用部分鲜质量平均提升39.84%和15.63%;在化学增氧滴灌的作用下,香芹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指数(CCI)、株高以及根茎叶的鲜质量较机械增氧滴灌和常规滴灌均有增加和提高。增氧滴灌促进了香芹植株的整体生长,并增强了香芹植株根茎叶的生理功能,其中化学增氧滴灌方式对香芹相关生长特性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应斌  夏冰  蒋鹏  谢小兵  黄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0):4021-4032
【目的】分析探讨水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方法】根据2012-2013年在海南澄迈、广东怀集、广西宾阳、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5个地点进行的不同施氮量(不施氮;中氮:161-176 kg·hm-2;高氮:225 kg·hm-2)、不同品种(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大田试验的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大田试验表明,即使同一基因型水稻品种的产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地点间差异。在施氮条件下(中氮和高氮),各试验地点的平均产量以兴义点最高(两优培九:13.20-13.54 t·hm-2,Y两优1号:13.50-13.78 t·hm-2,黄华占:11.26-11.42 t·hm-2,玉香油占:11.32-11.45 t·hm-2),其次为长沙、澄迈、宾阳,而怀集点最低(两优培九:6.66-6.71 t·hm-2,Y两优1号:6.96-7.20 t·hm-2,黄华占:6.96-7.11 t·hm-2,玉香油占:7.35-6.86 t·hm-2)。同样,各试验地点的平均基础地力产量(不施氮处理)也是以兴义点最高(10.52 t·hm-2),其次为长沙、澄迈、宾阳,怀集点最低(4.53 t·hm-2)。水稻施肥产量(YF)极显著地依赖于基础地力产量(YS),中氮和高氮条件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F﹦0.814YS+3.337(R2﹦0.824)和YF﹦0.864YS+3.094(R2﹦0.839),5个地点和4个品种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占施肥产量的百分率)平均为64.8%-85.5%和72.7%-79.3%。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数据(n= 315)进行分析也显示,水稻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F﹦1.031YS+2.421,R2=0.523),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平均达到67.7%。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施肥增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水稻产量与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施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结论】水稻目标产量的制定应因地而异,即“因地定产”。基础地力产量是土壤肥力和气候生产力的综合反映,可作为水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依据,通过基于基础地力产量的回归方程来确定水稻高产栽培的目标产量。培肥土壤地力是实现水稻目标产量栽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水稻株行距配比的优化和株高密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株行距配比和栽插密度,在分析水稻株高与栽插密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水稻合理株行距配比的黄金分割优选法,即依赖于水稻株高(x,cm)的株行距配比为:行距(cm)=0.309 x,株距(cm)=0.191 x,建立了水稻株高密度(y,穴/m^2)的幂函数模型:y=169437x^-2(R^2=1)。应用该方法确定的目前生产上具代表性水稻品种的株行距和栽插密度,符合当前水稻高产栽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