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6篇
  10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粘粒矿物对细菌吸附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目的是建立粘粒矿物对细菌吸附测定的方法.采用密度梯度分离介质-Nycodenz,通过测定蛋白质与菌量的相关性,探讨了分离液的分离悬浮效果,摸索了适宜菌量、矿物量,以及吸附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测定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来表征矿物表面细菌的吸附量是可行的;浓度为60%(w/v)、密度1.31 g ml-1的Nycodenz密度梯度分离液可有效地分离矿物-细菌体系中被矿物吸附的细菌与游离的细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粘土矿物表面吸附细菌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2.
53.
54.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大多以多物种生物膜的形式存在,这种生命形式可以增加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在多物种生物膜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竞争、信号分子的传递、以及水平基因转移等。研究自然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内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于理解自然生物膜的形成和演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多物种生物膜在环境质量提升、微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模拟体系下生物膜的构建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第二部分论述了天然多物种生物膜内细菌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5.
蔡鹏  孟宪栋  郭红艳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97-98,101
分析山东省济宁市气象要素值随时间的变化,可为研究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提供科学参考。对比分析了济宁市1971~2000年(前30 a)与1981~2010年(后30 a)气象资料中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济宁前30 a与后30 a的气候特征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后30 a,气温上升较为明显,且春、冬两季增温明显;湿度变化不大;年降水量增多,但冬季降水减少明显;年日照时数减少,且存在夏秋两季减少、春季增多的季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6.
兽药抗生素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兽药抗生素主要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多用于生长促进剂和饲料添加剂,在现代畜牧业中应用广泛。其残留物进入土壤后,会发生吸附、迁移、降解等一系列转化过程。这些行为决定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潜在效应,如诱使微生物产生抗性基因,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或污染地下水乃至地表水等。本文综述了近年兽药抗生素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蔡鹏 《科学种养》2014,(8):13-14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具有生产周期短、增产潜力大、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长期以来在各地被广泛种植。近年来,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马铃薯生育期常遭遇低温冻害、晚霜、脱肥、干旱和病虫害等,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现就地膜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及时破膜放苗播种20天后,须常到田间查看,当10%的幼苗开  相似文献   
58.
为了明确不同比例蚜虫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为后续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试验设计5个处理,分别是饲喂蚜虫减量100%、75%、50%、25%、0%,即A、B、C、D、E,A为全饲料饲喂对照组,E组为全蚜虫饲喂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记录各处理异色瓢虫的产卵量、孵化率、死亡率及产卵位置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D组与E组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减量50%及以上的蚜虫饲喂处理异色瓢虫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处理可收集卵块数量及卵粒数量极显著高于不可收集卵块及卵粒数量,A、B、C组可收集产卵量极显著低于E组;各处理异色瓢虫产卵量跟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平均4天一个峰值;B、C、D组的孵化率略高于对照组E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雌虫的死亡率普遍高于雄虫的死亡率,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E组>A组>B组>C组>D组。本研究表明减量25%的蚜虫饲喂没有降低异色瓢虫的有效产卵量,减量50%以上的蚜虫饲喂显著降低了异色瓢虫有效产卵量,明确了不同比例的蚜虫减量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半夏两种途径再生植株生长与繁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器官发生途径与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半夏组培苗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记录其生长与繁殖特性.结果显示,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培养的半夏组培苗与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半夏组培苗相比,具有长势旺盛,丰富的形态变异,较快的生长速度与较强的繁殖能力等特点.此外,采用器官发生途径培养半夏组培苗更快捷,成本更低,更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甜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的方法,以杂交新品种‘川蜜脆玉’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良的胚根DNA速提法和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并结合大田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18对SSR引物中,有7对引物在‘川蜜脆玉’F1代及父母本中呈现多态性。其中SSR00398与MU4104-1引物特异性好、条带清晰、父母本条带间隔明显,作为纯度鉴定的引物,鉴定纯度为98.1%,与田间鉴定结合符合率在99%以上,说明这2对引物能够作为‘川蜜脆玉’杂交种纯度鉴定的特异引物进行纯度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大大缩短了甜瓜杂交种的鉴定周期,提高鉴定效率,为甜瓜新品种的杂交种快速鉴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