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7篇
  15篇
综合类   5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苹果鲜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的多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对超声波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超声波提取苹果多酚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温度(p=0.0334)、乙醇体积分数(p=0.0241)和提取次数(p=0.0237)。  相似文献   
12.
果胶酶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果胶酶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果胶酶的固定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白酒总酸和总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研究白酒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解析不同白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表明:用一阶导数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6102~5446 cm-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模型,效果较好。其中,总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6.7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为0.048 g/L;总酯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58%,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为0.085 g/L;进一步对总酸和总酯的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总酸模型验证集的相关系数为99.2%,预测标准偏差为0.074 g/L;总酯模型验证集的相关为99.7%,预测标准偏差为0.134 g/L,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白酒生产中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离苹果汁中的果酸,该文对离子交换法分离浓缩苹果汁中果酸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树脂分离果酸的静态和动态试验,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筛选优化,对树脂洗脱剂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选与优化,结果表明:D380树脂对果酸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其静态吸附量为30.73 mg/mL,动态吸附量可达60.24 mg/mL,静态交换吸附平衡时间为270 min,最佳吸附果汁浓度为11°Brix苹果汁;D380树脂对果酸的较佳动态吸附条件为:流速5 mL/min,温度20℃,果汁浓度11°Brix的苹果汁;较佳洗脱条件为:50%乙醇,温度25℃,流速6 mL/min,洗脱3次,洗脱剂与树脂比例2∶1(v/v)。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几个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我国尤其是陕西省的苹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潜在危机 ,提出了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 :1以生态为核心 ,以资源为基点 ,以特色为内涵 ,以全球化为目标 ,科学规范化、地域特色化的苹果资源配置是生态型绿色苹果产业链的基础。 2生态型绿色无公害果业的建设是陕西生态型绿色苹果产业链的强生长点。 3以分子态认识陕西特色苹果资源的内涵成分为基础 ,以全球市场需求为背景 ,以多学科高技术集成化为手段 ,开发生产生物活性成分富集化、营养保健功能化的生态型绿色多元化产品 ,是陕西生态型绿色苹果产业链链接的核心点。 4苹果及系列加工产品安全性的评价、监测、预警及整体性、系统化、立体型产业化控制技术 ,是生态型绿色苹果产业链建设的强支撑点。 5生物、化学、机、光、电集成化 ,产学研一体化 ,加速陕西地区性优势苹果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化 ,尽快形成陕西生态型绿色苹果产业链的梯度型、阶梯式龙头企业集团群  相似文献   
16.
以苹果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ve)1750为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定向筛选出2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利用生长谱法对缺陷型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液在基本培养基中饥饿培养3 h后,菌体浓度趋于稳定;在高氮源培养基中培养4 h后加入制霉菌素,于10 h时结束其抑制作用,能取得较好的诱变效果。该定量化的参数确定方法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苹果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并浓缩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 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出44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40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7%,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2-M ethy l-1-bu-tano l,48.19%)、2,3-丁二醇(2,3-Bu taned io l,13.19%+4.06%)、苯乙醇(B enzene ethano l,12.61%)、3-呋喃乙醇(3-F luranm ethano l,1.97%)、4-羟基苯乙醇(4-Hydroxy-benzene ethano l,0.96%)和2,3-二辛醇(2,3-O ctaned io l,0.55%)等;酯类有丁二酸单乙酯(E thy l hydrogensucc inate,4.29%)、软脂酸乙酯(E thy l pa lm itoate,1.84%)、辛酸乙酯(O ctano ic ac id,ethy l ester,0.43%)、己酸乙酯(H exano ic ac id,ethy lester,0.37%)、乙酸-2-苯乙酯(A cetic ac id,2-pheny lethy lester,0.23%)、癸酸乙酯(E thy l decanoate,0.12%)和乙酸乙酯(E thy l acetate,1.08%)等;脂肪酸类主要有癸酸(D ecano ic ac id,1.05%)、丁酸(Bu teno ic ac id,0.55%)和己酸(H exano ic ac id,0.88%)等,这与其他的研究报道有异同之处。本试验还发现,苹果酒香气成分中含有较多的2-甲基-1-丁醇和丁二酸单乙酯。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所构建的苹果酒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评判结果为目标,采用响应界面法研究了苹果酒发酵的规律,建立了优质苹果酒发酵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同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对苹果酒品质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5.33%、初始pH值3.37、发酵温度22.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为双孢菇罐头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盐渍双孢菇罐头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对双孢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560 W,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超声波处理温度60 ℃,液料比40 mL/g。【结论】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双孢菇多糖的提取率为3.65%,较无超声波促进作用下普通工艺的多糖提取率提高了96.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嗜酸耐热菌的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图谱,为建立基于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分析的嗜酸耐热菌快速鉴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5个脂肪酶和酯酶底物直接与嗜酸耐热菌反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了9株嗜酸耐热菌的脂肪酶和酯酶指纹色谱图,并对色谱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所得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图谱能将脂环酸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明显分为2个类群,且同一属的2个不同种的细菌也能得到正确归类。【结论】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分析能够用于嗜酸耐热菌的快速鉴别,且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经济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