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582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650篇
  316篇
综合类   2915篇
农作物   321篇
水产渔业   380篇
畜牧兽医   1675篇
园艺   463篇
植物保护   25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针叶林混交阔叶树是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林地养分循环的重要措施,而混交效应受到针叶树种自身特性的影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elliottii)是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针叶树种,但目前2种针叶林对阔叶树混交的响应特征还不清楚。选取马尾松、湿地松纯林以及木荷(Schima superba)补植后形成的马尾松—木荷和湿地松—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容重、有机碳(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计算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不同森林类型间的异同。混交阔叶树显著增加了马尾松林0—60cm各土层OC含量,而湿地松纯林与其混交林间OC含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混交增加了2种针叶林土壤TN含量。马尾松林混交后0—60cm土层碳储量显著增加95.8%,而混交阔叶树对湿地松林土壤碳储量无显著影响。混交阔叶树后马尾松和湿地松林0—60cm土壤总氮储量分别增加了15.8%和28.4%,但混交对土壤磷储量无显著影响。混交显著增加了马尾松林0—40cm各土层C/N,而降低了湿地松林0—10cm土层C/N。混交阔叶树后马尾松林0—20cm土层C/P和0—10cm土层N/P显著增加,而混交仅增加湿地林0—10cm土层N/P。混交阔叶树增加了针叶林土壤氮储量,但对磷储量无显著影响,同时混交改变了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湿地松林相比,马尾松林土壤养分含量、储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混交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992.
试验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快速定性检测生乳、纯牛奶和奶粉中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头孢氨苄抗生素残留的多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将3类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包被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3条测试线和1条控制线,基于竞争结合原理,可在8 min内通过视觉对比T、C线颜色达到同时定性检测乳品中20种抗生素残留的效果。试纸条检测限(LOD)分别为β-内酰胺类药物(2~50.0μg·L~(-1)),四环素类药物(5.0μg·L~(-1))和头孢氨苄(45.0μg·L~(-1)),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使用该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50份生乳、纯牛奶、奶粉盲样进行对比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现场大批量样本的快速检测和筛选。  相似文献   
993.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油茶花芽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择8年生‘长林53号’油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筛选最适油茶花芽分化及生长的施肥配比。施加的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肥,其有效成分分别为有效氮(质量分数≥46.4%)、P2O5(质量分数≥12%)、K2O(质量分数≥51%)。结果表明:施加氮肥能显著促进花芽伸长,提高花芽分化率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为N218.23g/株、P71.00g/株、K242.48g/株;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前分化期),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芽中ABA和ZR含量,ABA和ZR含量与花芽分化率显著正相关;在花芽形态分化期,施肥处理下AB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ZR、IAA和GA3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氮、磷、钾与多数形态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施肥能促进花芽生长,并且通过影响花芽中内源激素含量来影响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994.
属性识别理论在闽江沙溪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和属性识别准则,对闽江沙溪段支流水中11个典型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建立属性识别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为,8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源,而另3个断面水质均超标.评价结果与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通过11个断面水样在254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分析可知,其主要污染物均为无机物.  相似文献   
995.
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0,自引:15,他引:25  
可追溯体系作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以蔬菜初级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以实现质量追溯为目的的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了系统主要功能实现的流程,探讨了关键技术,综合采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产品编码技术和生产预警技术,以.net为平台,开发了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系统实现了生产企业端的产前管理、产中管理、产后管理、.生产预警、统计分析、条码打印、短信发送和消费者端的质量追溯、质量反馈、健康指导等功能.该系统在北京市多家企业应用,运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了消费者的农产品安全意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从蔬菜初级产品生产直接到消费的管理和追溯模式,为实现全程追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延安市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引进的谷子品种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延安市种植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方法]对从山西、安徽、辽宁等地引进的不同谷子品种(系)的产量及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张杂谷10号和两优中谷5平均产量分别为6 496.5和6 051.0kg/hm~2,较对照晋谷40分别增产34.34%和25.12%。[结论]张杂谷10号和两优中谷5较对照有明显增产,且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好,适宜在延安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7.
正建成一批稳定可靠的大型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形成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江苏省粮食加工企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近年来,苏垦米业集团淮海有限公司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转化应用能力,积极破解发展难题。米皮糠科技创新项目是淮海公司抓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粮食副产品"吃干榨尽"、细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明确脱叶效果较好且产量较高的滴灌频次,研究了不同滴灌频次对化学脱叶棉花土壤含水率、叶绿素荧光参数、脱叶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频次7次(D7)处理为棉花生育后期提供较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且有效调节20~40cm土层的土壤水分,调节化学脱叶棉花叶片荧光参数和产量,适当降低光合活性,促进棉花脱叶率与吐絮率增长,且降低挂枝率16.12%~24.95%,从而使产量增加7.61%~15.99%,同时纤维长度和纺织一致性分别增加了1.91%~3.87%、4.58%~14.72%。因此,滴灌频次为7次(D7)更适宜南疆化学脱叶的等行距机采棉种植。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口粮消费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晚粳米蒸煮的米饭香、软、黏,口感佳,深受广大居民喜爱。但是晚粳稻米耐储性较差,很容易受高温影响,发生品质劣变。本文以浙江省海盐县开展低温改造和晚粳稻低温储藏试验为题材,介绍了针对晚粳稻的储藏特性,如何改造低温仓库,如何控制粮温,如何低温储藏晚粳稻,以达到延缓晚粳稻的品质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就低温粮食在出入库、运输和加工等环节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气象类省、市级指导产品的种类繁多、查询较为复杂,常导致县级气象综合业务人员迟看甚至遗漏有关重要的天气预报、预警等信息。通过本系统的研发实现县级气象局综合业务人员及时便捷地获取上级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预警等信息,有效避免重要的气象预警信号发布错误、不及时甚至遗漏的问题。本系统的技术关键点和难点是如何及时准确便捷地查询省、市局有关气象指导产品,并从中提取到本行政区的气象预报预警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