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草莓汁加工过程中Vc变化及其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草莓果实为原料,对草莓汁加工过程中的Vc含量变化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洗方式对草莓Vc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快速清洗有利于草莓果中Vc的保存;不同的热烫方式对草莓Vc含量亦有较大影响,热水热烫、蒸汽热烫均可使草莓的Vc含量降低,而微波热烫较热水热烫及蒸汽热烫的Vc保存率高,且微波热烫后草莓果中的Vc含量还较原始果中提高了1.77%~5.31%;热压榨方式有利于保持草莓的Vc含量;澄清工序中,冷却澄清结合添加0.03%EDTA+0.03%植酸有利于保持草莓中的Vc;草莓汁灭菌时采用90℃灭菌15min的效果最好,而且其Vc保存率可达98.56%;灭菌后快速冷却有利于草莓汁中的Vc保存。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设备,对大蒜提取物(大蒜精油)进行微胶囊化,并对影响大蒜提取物微胶囊造粒过程及包埋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系列研究,确定物料流速为0.4mL/s,喷雾气体压力为0.15MPa,物料粘度为2590mPa·s,得出了微胶囊产品状态质量与物料流速、喷雾气体压力和物料粘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壁材和心材质量比为1∶1,乳化剂配比为0.2%吐温-80+0.1%单甘酯,壁材浓度为27.5mg/g时得到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6.88%,产品收得率71.22%。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蒜汁中大蒜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蒜汁中大蒜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釜中添加填料可以大大提高萃取速度;一次压榨汁大蒜素含量高,萃取速度快,但通过延长萃取时间,两次压榨汁可以得到较高的萃取率;超临界CO2萃取蒜汁中大蒜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1 kg/h。该方法得到的大蒜油成分与从破碎大蒜固体中萃取得到的大蒜油成分基本相同,大蒜素含量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广东粤北山区传统灵芝栽培模式,以及企业和菇农合作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减少投资、提高效率.此外,描述了林下栽培灵芝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从事灵芝林下栽培的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亮叶杨桐叶黄酮类提取物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亮叶杨桐--这种中国特有的植物,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了亮叶杨桐叶的黄酮类提取物(FE).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多级串联电喷雾质谱(ESI-MSn)的分析表明,亮叶杨桐叶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山茶苷A,其在FE中的质量分数高达51.19%±1.13%.在DPPH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力等抗氧化实验中,亮叶杨桐叶的黄酮类提取物展现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为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和进一步富集其中α-亚麻酸奠定基础。【方法】用动态相平衡法研究压力在20、25、30、35 MPa ,温度为35、40、45℃,水分含量为2.6%、4.08%、5.6%、6.0%、7.67%、9.23%时猕猴桃籽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变化规律。【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转变压力约为27.8 MPa;压力在30 MPa、35 MPa,温度为40、45℃时,猕猴桃籽油的溶解度为8.9~11.2 g•kg-1 CO2;较适宜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0~35 MPa、温度40℃;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时物料的水分含量应保持在5%~7%为宜。【结论】通过动态相平衡法测定得出猕猴桃籽油及其脂肪酸酯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为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以及进一步精馏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