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许宁 《河北农业》2009,(5):20-21
玉米是吸收养分较多的作物.在一生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大致来说.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2.5—4.0千克,五氧化二磷(P2O5)1.1—1.4千克,氧化钾(K2O)3.2—5.5千克,其比例约为1:0.4:1.3。夏玉米苗期需肥量较少,从拔节到孕穗吸收速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慢。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2.
华北平原井灌区农户灌溉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节水农业的研究,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其技术的优劣,而忽略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分成抽样的方法,对华北平原井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农户间在灌溉组织形式、小麦、玉米灌溉制度及灌溉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表明农户的从业方式、非农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对其灌溉制度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目前普遍存在的联户制小水利下的轮灌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户灌溉次数的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宣传、教育、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对农户进行引导,挖掘人为因素的节水潜力,提高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为提高平地机行走作业速度的控制性能,协调解决外界干扰信号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行走作业速度精度滞后和不稳定性问题、将一阶惯性环节加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微分环节中,采用单片机作为行走作业速度的控制中心,提出了基于不完全微分的模糊自适应PID算法速度优化控制系统.最后通过Matlab的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将不带PID控制、PID控制和不完全微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3种方式用于对人为给定速度干扰信号的控制仿真测试,验证了不完全微分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生物熏蒸对大棚连作茄子产量和黄萎病发病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茄子连作种植方式可致病害日益严重,其中茄子黄萎病为常见严重土传病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选取多年茄子连作大棚,采用四种芸薹属蔬菜作为土壤生物熏蒸材料,研究其对茄子产量和黄萎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BFN2处理产量最高,较CN处理增产35.4%,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控效果分别为30.8%、10.4和65.8%,显著优于CN处理。BFN1和BFN2处理大丽花轮枝菌数量在熏蒸后较CN处理显著降低。生物熏蒸后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生物熏蒸可显著提高茄子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抑制茄子黄萎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5.
勺鸡在我国属国家二类保护鸟类,历史上记载天津没有勺鸡的分布。然而,市农林系统组织的天津市蓟县八仙桌子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综合调查中,发现在八仙桌子自然保护区有存数不少的勺鸡在此栖息,现有关部门已制成勺鸡标本,作为生物资源史记录下来。勺鸡的发现为天津这一滨  相似文献   
106.
氮与茶橙瘿螨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宁 《福建茶叶》1996,(1):31-32,30
茶橙瘿螨AcaphyllatheaeWatt是茶树的重要害螨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主要茶区,目前除采用化防外,还没有其他经济有效的防治办法。本文就氮与茶橙瘿螨发生的关系提供防治该螨的参考。一、不同抗螨性品种间氨其酸含量的差异从生产实践发现,不同的茶树品种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所受茶橙廖螨的危害是不同的。除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外,不同抗螨性品种新消必然存在着化学组成的差异。通过对6个抗性表现不同茶树新消中主要含氯化合物一氨基酸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品种新消中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感性品种,其组成中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107.
模糊综合评判在茶树种质资源抗寒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宁 《福建茶叶》1993,(3):16-19
在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鉴定中,其鉴定形式已从原初自然越冬条件下的抗性表现的单一评价指标逐步发展到多指标、多层次的室内可控条件的间接鉴定与田间直接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就发现由所观测的任何一单项指标往往难以反映出各参鉴资源的抗寒力大小,甚至各指标间所指示的抗性水平有所抵触,因此就有必要从多组资  相似文献   
108.
选取甘肃省野马街、敦煌、玉门镇、酒泉、安西、兰州、靖远、临洮、定西、天水10个具有代表性台站1961~2005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45年甘肃省气温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甘肃省气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季节变化中,夏季气温波动中略有上升,冬季气温变化与年际气温变化一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包括甘肃省在内的我国西北部的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9.
应用综合决策排序法进行茶资源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源研究中,特性鉴定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特性鉴定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茶树资源的特性鉴定,目前已逐步发展到采用多学科的手段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鉴定阶段,就抗寒性鉴定而言,其鉴定方式也已由直接田间观察自然越冬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发展到用室内多指标鉴定与田间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其数据获取量大大增加.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对资源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综合决策排序法是模糊数学中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综合决策法.在试验中,对各试验对象设论域为U,即  相似文献   
110.
针对现有残膜回收机捡拾率低且回收后的残膜中含有大量碎土块、秸杆等杂质的问题,通过增设割膜装置、吸膜除杂装置、集膜装置,研制了一种气吸式残膜回收除杂一体机。本文以前进速度、弹齿链转速和风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残膜的捡拾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实地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残膜捡拾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弹齿链转速>前进速度>风机转速。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当前进速度为5 km/h,弹齿链转速为225 r/min,风机转速为1900 r/min时,残膜的捡拾率为91.6%,残膜含杂率为10.5%。研究结果可为残膜回收设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