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寄主-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食物链中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研究以茶树和三种主要害虫(茶尺蠖,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为对象,结果表明,害虫对寄主的定位依赖于茶树芽梢的挥发物,如顺-3-己烯-1-醇,芳樟醇,正戊醇等。生测和EAG测定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害虫具强引诱力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天敌仅有弱的活性。害虫加害茶树后,茶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释放出特异性互利素,如茶尺蠖加害后5-6碳醛类化合物增多,茶蚜加害后产生的苯甲醛和假眼小绿叶蝉加害后产生的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蚓哚.它们在10~(-6)-10~(-9)g/ml低浓度下对各自的天敌具强的引诱活性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害虫仅具弱的或无活性。害虫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是诱导特异性互利素形成的引发子。这种活性物质具周身输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2.
茶树品种抗茶橙瘿螨的形态与生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宁  陈雪芬 《茶叶科学》1996,16(2):125-130
不同抗螨性的茶树品种间存在着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差异。扫描电镜的观测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在叶面形态上具有茸毛密度高,上表皮角质化程度强和气孔密度低的特点。鲜叶生化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品种的氨基酸总量及组成中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比感性品种高;此外,抗性品种还有较高的咖啡含量,低的还原糖和水溶性糖含量及较高的谷氨酸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3.
茶园生态系中化学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宁 《中国茶叶》1998,20(4):30-31
  相似文献   
114.
迄今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直接基因转移,如PEG法、电激法、显微注射法、脂质体法;以及以细胞或组织为受体的基因枪喷射法等。 我们根据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发展出一种新的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带壁植物细胞的方法,首次将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小麦幼穗愈伤组织并获得短暂表达(许宁等,生物物理学报,1990,6(2):281)。为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我们首先在模式植物烟草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病虫草害危害粮食生产,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微生物农药作为生物农药主要类型之一,因其具有残留少、对人畜毒害性低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生防菌株筛选、产品创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农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可为行业相关单位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等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识别作物病虫害是农业智能化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综述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几种经典模型及其分别在农作物病虫害识别领域的应用成果;讨论了卷积神经网络在农业病虫害识别领域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以期更有利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更好地帮助农业进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化学农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必须的投入品,自发明以来,极大地促进了作物丰产、保障了粮食作物安全,但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了农产品污染,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破坏。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绿色农药,近年来正逐渐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针对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产品研发落后等问题,2016-2018年,启动了12项任务,共计49个项目,专项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绿色农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本文对专项的生物源农药产品研发、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专著出版、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供生物源农药研发、生产与应用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生产与经营主体、管理部门、使用用户等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