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不同立地及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立地及间伐强度对马尾松林生长的影响,在桂西北田林县西部选择6年生马尾松人工幼林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即间伐强度30%、25%、20%和0%(ck为对照)依次为A区1 050、1 125、1 200、1 500株.hm-2;B区1 400、1 500、1 600、2 000株.hm-2;C区1 500、1 600、1 700、2 125株.hm-2。经过连续5a的观测,当林分生长至11年生时得出如下结果:1)A区间伐强度20%以及B区和C区间伐强度分别为30%对胸径生长较大,分别比不间伐提高2.2%~10.5%;2)A区、B区和C区间伐强度依次为20%、25%和30%对树高生长较大,分别比不间伐提高0.6%~6.3%;3)A区间伐强度20%以及B区和C区间伐强度分别为30%对单株蓄积生长较大,分别比不间伐提高3.1%~24.9%,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则分别比不间伐下降5.9%~24.2%。  相似文献   
42.
超声提取大青叶中4(3H)喹唑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3H)喹唑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药材粒度(A)、乙醇浓度(B)、超声提取时间(C)和溶剂倍量(D)4个因素对超声提取大青叶中有效成分4(3H)喹唑酮的影响,以筛选超声提取4(3H)喹唑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3C1D1,即80目的药材粒度,用9倍量的70%乙醇超声提取20 min.  相似文献   
43.
种子一二三     
<正>什么叫良种繁育良种繁育与育种是育种工作的两个性质不同而不可分割的阶段,育种属于创新,而良种繁育则属于扩大巩固和提高。繁育良种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优秀性(优越性、优良性状);二是均一性(性状整齐一致);三是传递性(优秀性和均一性要能传递给后代)。  相似文献   
44.
基于两段收获的弹齿式花生捡拾机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花生两段式机械收获过程中因花生捡拾装置存在植株"壅堆"与"抛起"而造成掉果损失的问题,结合相应的花生收获农艺和植株物理机械特性,针对滑道式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根据弹齿在捡拾、举升、推送和空回4节拍中实现的理想摆动姿态和运动规律,以捡拾装置护板半径最小为主要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了弹齿、曲柄、滑道和护板等多元件整体优化设计和机构参数优化,分析了弹齿、曲柄、护板等构件参数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根据4个工位中弹齿摆动特点,设计凸轮滑道中心线轨迹方程,运用Matlab编程获得滑道中心线轨迹,并采用非均匀三次B样条曲线对凸轮滑道轮廓线进行平滑处理。通过ADAMS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获得捡拾过程中齿端运动轨迹,通过分析确定了空回工位采用五次多项式过渡方式。根据设计结果制作弹齿滚筒式花生捡拾装置。通过样机运转试验、花生捡拾性能试验表明,新型弹齿式捡拾装置用于花生捡拾过程中,不存在植株"壅堆"与"抛起"问题;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及试验,获得捡拾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前进速度V为48.0 m/min,转速N为53.1 r/min,离地高度H为-7.4 mm。在花生植株含水率15%~17%的两段收获条件下,花生植株捡拾率为98.9%,掉果损失率为2.5%。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鼠李糖脂及丁酸钠3种添加剂对不同发酵时间残次枣营养成分及链格孢霉毒素含量的影响。以残次骏枣为材料,分别添加3种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发酵:1)植物乳杆菌:105、 106、 107CFU/g; 2)鼠李糖脂:20、 40、 60 g/kg; 3)丁酸钠:40、 80、120 g/kg。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每组12个重复。在发酵0、15、45和60 d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并在发酵60 d时检测链格孢霉毒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种浓度的植物乳杆菌均可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P<0.05),显著降低水分、粗脂肪(EE)含量和pH(P<0.05)。与发酵0 d相比,发酵45、60 d时,水分含量分别增加9.27%、10.24%(P<0.05),发酵15、45、60 d时,CP含量分别增加14.35%、22.49%、23.44%(P <0.05),pH显著下降(P <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种浓度的鼠李糖脂可显著提高CP含量(P<0.05),显著降低水分含量、pH(P<0.05)。但在发酵60 d时,...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为基础,建立了通过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驴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驴乳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脂肪酸甲酯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99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0.29%~4.88%之间,精密度介于0.37%~6.89%之间,回收率介于90.43%~110.78%之间,所有驴乳样品中脂肪酸的RSD介于0.54%~6.60%之间。在受试驴乳样本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包括C6:0、C8:0、C10:0、C11:0、C12:0、C13:0、C14:0、C14:1、C15:0、C16:0、C16:1、C17:1、C18:0、C18:ln9c、C18:2n6c、C20:1和C18:3n-6,其中亚油酸(C18:2n6c)占20.6%,月桂酸(C12:0)占15.80%,油酸(C18:1n9c)占15.57%,癸酸(C10:0)占14.34%,棕榈酸(C16:0)占14.09%,肉豆蔻酸(C14:0)占9.64%,表明此方法适合对驴乳进行脂肪酸分析。  相似文献   
47.
茶歌艺术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茶叶生产和茶叶饮用这一主体衍生出来的一种茶文化形式。茶歌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也是能够完美的表达我国茶文化的一种艺术手段。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茶文化,其中茶歌文化的艺术特点和发展现状也各不相同。茶歌不仅是劳动人民采茶过程的叙述,还是一个地区民俗风情的表现形式。本文将针对陕南地区的茶歌文化进行分析,了解陕南地区茶歌文化的艺术特点,明确目前陕南地区茶歌文化的发展状况和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48.
表1肉用鸡蛋白与氮基酸需要量(3200千卡/公斤)┌────┬────────┬────────┬────────┐│ │0一3周 │3一6周 │6一9周 ││ ├───┬────┼───┬────┼───┬────┤│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蛋白质 │23。0 │ │20.0 │ │18。0 │ │├────┼───┼────┼───┼────┼───┼────┤│ 精氨酸│1。44 │4 .50 │1 .20 │3。75 │1。00 │3 .13 ││ 甘十丝│1。50 │…  相似文献   
49.
采用扫描电镜和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法,研究了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离区细胞以及钙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区的分离开始于皮层与维管束周围小细胞,先在这两个区域出现少量不连续的胞间空隙,并逐渐在维管组织区形成连续的断裂面,此后断裂面向中央的髓部组织延伸,先是维管组织的分离,然后是最中间的髓部以及最外侧表皮组织。钙分布研究发现脱落发生之前钙主要分布在细胞壁、质膜及液泡中。脱落发生后,钙颗粒主要分布在退化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皮层,维管束以及髓部细胞在整个脱落过程中钙分布以及钙形态明显不同,这可能是造成离区各组织在脱落中有不同分离程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河流湿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基于统计资料和遥感影像资料,运用定性分析和景观指数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干流湖北段河流湿地的时空变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湖北段河流湿地遭到严重破坏,面积明显减少,湿地类型多样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